8 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仲丁灵又名止芽素,为触杀兼局部内吸性抑芽剂,属于低毒性的二硝基苯胺类烟草抑芽剂,对抑制腋芽的生长效力高,药效快。在施药后2小时内不下雨其药效便可发挥。止芽素的纯品为橙黄色结晶,熔点54℃~58℃,易溶于氯代烃及芳香烃类溶剂中,在碱性及酸性条件下均稳定。主要产品的剂型为36%的乳油,只能采用杯淋法或涂抹法进行施药,不能进行喷雾。 * 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其作用与氟乐灵相似,药剂进入植物体后,主要抑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杂草幼芽及幼根生长。亦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控制烟草腋芽生长 * * AVG :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minoethoxyvinylglycine).AOA:氨基氧乙酸(aminooxyacetic acid)。与乙烯竞争作用位点的物质有Ag+,Co2+等重金属离子。硝酸银、硫代硫酸银外用于植物是很强的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是近年开发的乙烯受体竞争剂。 * * 系统化控 化控栽培 工程 对症应用 器官水平 整株水平 个体+群体水平 适用于不同生产条件的三种化控技术模式 1.1 对症应用 针对作物遗传上的不足或环境条件的限制,应用调节剂应急或短期解决生产上的疑难问题。 该模式的特征是“应急解决生产难题”。 是一种仅仅着眼于个别器官的直接效应。 一般不改变原有栽培体系的格局,只作为一种附加措施解决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 是化控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症应用实例 棉花防止徒长 传统措施:深中耕、推迟追施氮肥时间。 化控技术:初花期喷施一次DPC,南方多雨地区在花铃期补喷一次。 小麦防倒伏 传统措施:轧麦子、控制水肥。 化控技术:在起身期叶面喷施MET、20%甲.多微乳剂。 对照 处理 冬小麦起身期 小麦防倒伏的处理时期 定向缩短基部三节间 杂交稻制种母本不抽穗 传统措施:无法解决。 化控技术:在母本抽穗前叶面喷施赤霉素(GA3,也有用Br)。 对症应用实例 1.2 系统化控 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数次应用调节剂,持续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从种子萌发开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定向诱导,实现整株水平的全态化控。 这一概念经由原北京农大化控室提出后已逐渐为广大同行所接受,得到广泛引用。 定向诱导的目的 使修饰植株外形和改善内部生理功能得以同步进行。 使地上部与根系的发育和功能达到协调统一。 优化产量器官的建成。 对症应用 棉花系统(全程)化控技术规程 处理时间 处理方法 缩节安浓度和剂量 调控目标和效果 种子处理 浸种 拌种 包衣 150-200 mg/L 3 - 5 g/10 Kg 种子 种衣剂中50-100 mg/L ,与种子比为1:40-50 促根壮苗 增强幼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苗期 (2-3叶期) 苗床喷施 大田喷施 ≤40 mg/L 25-40 mg/L,有效成分0.5- 0.8 g/亩 促根壮苗 增强幼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蕾期 叶面喷施 浓度50-80 mg/L,有效成分0.5-1.5 g/亩 促进根系发育 壮蕾早花 定向整形 增强抗旱、涝能力 为水肥合理运筹消除后顾之忧 初花期 叶面喷施 100-150 mg/L,有效成分1.5-3.0 g/亩 塑造理想株型 优化冠层结构,推迟封垄 改善棉铃时空分布 增强根系活力 花铃期 叶面喷施 150-250 mg/L,有效成分3-5 g/亩 增加同化物向棉铃中输送和提高铃重 终止后期无效花蕾的发育 防止贪青晚熟和早衰 简化后期整枝 将系统化控与传统栽培措施的革新有机融合形成的新技术体系。 对作物实行系统化控后,必然引起植株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使得植株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相应不同。 因此,将常规栽培措施进行变革,使之更符合系统化控后植株和群体的需要,将会更好地发挥化控技术的增产作用。 1.3 化控栽培工程 化控栽培工程使作物生产愈来愈接近于有目标设计、并可控制生产流程的工业工程。 该技术模式的特征是“双重调控”。 指对“作物自身”和“环境条件”进行的同步调控 对“作物自身”的调控通过系统化控技术而实现。 对“环境条件”的调控通过传统措施及其变革而实现。 双重调控实例 棉花的“矮密早”栽培模式。 系统化控后,棉花的重施氮肥时间由花铃期提前到盛花期前后。 黄瓜应用乙烯利诱导雌花与增施肥料相结合。 水稻应用MET防倒伏与早施穗肥相结合。 欧洲小麦应用CCC防倒伏与增施氮肥相结合。 玉米应用乙烯利防倒伏与增加密度相结合。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形成了 “矮、密、早”为特征的短季棉栽培模式 ? “小个体” – 早熟 + ? “大群体” – 高产 ?以化学整枝代替繁重的人工整枝

文档评论(0)

德玛西亚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