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本科)chap4_2工大复习.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 概述 §4.2 热传导 §4.3 对流传热及对流传热系数 §4.3.1对流传热过程的分析 §4.3.2实验方法求? §4.3.3对流传热系数小结 § 4.4 辐射传热 § 4.3 对流传热 什么是对流传热? 流动的流体与外界的传热 静止流体与外界的传热 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对流传热系数,W/m2K ? 边界层是对流传热的主要热阻所在。 t tw Q 对流传热 不同温度的流体各部分之间,或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作整体相对位移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传热过程的传热速率可以根据传递过程的普遍关系计算 牛顿冷却定律 间 壁 热 流 体 冷 流 体 传导 对流 对流 q 4.3.1 对流传热过程的分析 湍流流体和壁面传热边界层分为3个区域 温差: T-TW/tw-t 热阻:三个区域热阻之和 湍流核心 主体质点剧烈运动,其传热是对流方式,阻力/温度梯度很小 缓冲层 热量传递由传导和对流共同作用,温度逐渐而平缓地变化。 层流底层 紧靠壁面,其传热以导热方式为主。多数流体l较小,该层R较大,是对流传热中的主要热阻。 A-A截面上的温度分布 d2 d1 温 度 tc Th tw Tw 间 壁 热 流 体 冷 流 体 A A 4.3.1 对流传热过程的分析 简化:假设靠近壁面处存在一厚为d的虚拟膜, 该膜内集中了全部传热温差、全部热阻,并以热传导方式传热。 对流传热→通过d厚度液膜的导热。微元段内,热流体侧的传热量: 热流体侧的传热量: a=l /d, 对流传热系数(膜系数),它不是流体物性,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好坏。 4.3.1 对流传热过程的分析 ?的获得主要有三种方法: § 4.3.2 对流传热 1.理论分析法: 2.实验方法* : 3.类比方法: 用因次分析法、再结合实验,建立经验关系式。 把理论上比较成熟的动量传递的研究成果类比到热量传递过程。 建立理论方程式,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出?的精确解或数值解。这种方法目前只适用于一些几何条件简单的几个传热过程,如管内层流、平板上层流等。 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引起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2.流动型态:层流或湍流 3.流体的性质:?、?、cp、?等 4.传热面的形状、大小、位置:如圆管与平板、垂直与水平、 管内与管外等 5.有相变与无相变: cp或汽化潜热r §4.3.2 实验方法求? 因次分析法: ------格垃霍夫准数Gr是雷诺数的一种 变形,表征自然对流时的“雷诺数” 无因次数群: -----努塞特准数,表示导热热阻与对流热阻之比 §4.3.2 实验方法求? -----普兰特准数,反映物性的影响。 一般,气体的Pr1,液体的Pr1 故 §4.3.2 实验方法求? 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式: (一)?无相变时 当Gr25000,需考虑自然对流对传热的影响,式(4-78)乘上一个大于1的校正系数: §4.3.2 实验方法求? 1、管内层流时 见教材P204页式(4-78) 使用范围为: 管子的进口段, 恒壁温、 Re2300、 0.48Pr16700, Gr25000(自然对流影响可以忽略), 温差(壁温与流体主体温度之差)不大。 思考2: ?与u、d有何比例关系? (教材式4-73) 思考1: 为什么加热时n取0.4,冷却时取0.3? (一)?无相变时 Why? Why? 因为:管内未充分发展,层流底层较薄,热阻较小。 若使用条件不满足上述条件时,需修正: (1)对于短管,L/d60 乘上一个大于1的校正系数:用式(4-75) (2)当壁面与流体主体温差较大时,需引入一个校正项: 教材式4-74 (3)非圆形管的强制湍流: 上式仍可使用,但需将d换成de (4)弯管内: 乘上一个大于1的校正系数:式4-80 (一)?无相变时 (3)流体在管壳间的对流传热:式4-84 Why? I II III 3、管外的强制对流传热 (1)流体横向流过单管传热:见图4-23 (2)流体横向流经管束(管簇)的传热:式4-82,83 (一)?无相变时 C、n为经验常数。 4、自然对流 (一)?无相变时 式4-87a §4.3.2 实验方法求? 竖直壁面: 层流:P213式4-89,4-90 湍流: P214式4-95 水平圆管外: 层流:P215式4-96 1、冷凝传热 水平管束: 膜状冷凝传热的强化: 减薄冷凝液液膜厚度; 选择正确的蒸汽流动方向; 在传热面上垂直方向上刻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