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重点学校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学校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周口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 12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 “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 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 《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 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 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 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 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法自然而为化” (阮籍)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 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 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 ③孔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 ,就是智慧之人; “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 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 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 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 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 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 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 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 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 ,就是用画笔般的 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 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其中有诗人自己 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 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 “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 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 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 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 ,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越重。 B.流连山水,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 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 效的办法。 C.汉朝以

文档评论(0)

wei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