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成功的定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成功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血管造影成 功:成功的 PCI 使冠状动脉靶部位的管腔明显扩大,残余狭窄〈 50%,同时达到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 TIMI ) 3 级血流。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等技术的广 泛应用, 目前认为术后残余狭窄 〈20%是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标准。 (2 )操作成功: 指已达到造影成功的标准, 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 (如死亡、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与操作有关的心肌梗死一般认为出现病理性 Q波和 心肌酶( CK、CK-MB)升高即可诊断,但对于不伴有 Q波心肌酶升高的意义存在 争议。已有研究证实 CK-MB水平较正常上限升高 3-5 倍的非 Q波心肌梗死具有临 床意义。不伴有 Q波的 CK-MB水平明显升高本身意味着 PCI 存在并发症。( 3) 临床成功: PCI 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 和/ 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 6 个月以上。再狭窄是 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二、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分类 1988 年美国 ACC/AHA根据 PCI 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 A、 B、C 三种类型,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分型标准(见表 1)。其中 B 型病变分为两个 亚型,仅有一种病变特征为 B1 型病变,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特征则为 B2 型病变。 表 1 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的冠状动脉病变分 型 病变特征 A 型病变 B 型病变 C 型病变 病变范围 局限性,< 10mm管状, 10-20mm弥漫,> 20mm 病变形态 同心性 偏心性 ———— 是否容易接近 容易 近段血管中度弯曲 近段血管极度弯曲 是否成角 不成角(< 45 。) 中度成角(> 45。但< 90。) 严重成角(> 90 。) 病变外形 管壁光滑 管壁不规则 ———— 钙化程度 无或轻度 中重度 ———— 闭塞程度 非完全闭塞 完全闭塞< 3 个月 完全闭塞> 3 个月 病变部位 非开口部 开口部 ———— 分支是否受累 无 需要导丝保护的分叉病变 有不能保护的大分支 血栓形成 无 有 ———— 静脉旁路移植血管 —— —— - 脆性退行性病变 成功率 >85% 60%-85%<60% 危险性 低 中等 高 近年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术者经验的积累, 尤其冠状动脉支架的广泛应用, PCI 成功率明显提高, 并发症下降, 按上述分型预测 PCI 成功率和并发症的价值有所 下降。目前,将病变分为低、中、高危险性(见表 2 )。 表 2 病变的危险度分级 低危险 中危险 高危险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