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读读毛毛诗诗日日记记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读毛诗日记”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读读毛毛诗诗日日记记
①不分卷。
清钱人龙撰。
人龙字友夔,江苏吴县人。
肄业于学古堂。
学古堂乃光绪初年所建。
贵筑人黄体芳居官苏州时,有感于当时一般读书人得
书、读书之难,于是聚书六万余卷,置于苏州正谊书
院内,名之曰学古堂,招有志者来此读书。
并延请吴县雷浚、新阳汪之昌为学长。
定 《十三经》、 《资治通鉴》、 《说文》、 《文选》
等书为讲习内容。
众人每日就各自所读之书写成日记,月终汇呈学长评
阅。
后雷浚、汪之昌从诸生读书日记中取其优良可观者付
梓刊行,名之曰学古堂日记。
钱氏此书即其中一种。
作者以为毛诗异文自宋王应麟以下诸家考证业已精
详,但对假借之字未有专论。
钱人龙以许慎 《说文》读毛诗,凡毛诗中用假字,即
撮取许慎书或他书引其本字证之,以阐明诗三百篇假
借之理。
专训毛诗假借之字,此似为第一书,更兼考证精详确
实,其价值自不待言。
缺憾之处在胪采未及赅备,仍有遗漏。
②不分卷。
清申濩元撰。
濩元字辛盙,江苏元和(今属苏州市)人。
光绪十七(189 1)年举人。
此书是申濩元读书于学古堂时读毛诗之日记。
其书不分卷,不载原文,亦不尽释全经。
凡有所见则标举篇目及经文以为题。
疏解不以诗义为主,而以训释字词名物见长,多有辨
驳前人之失,发诸家所未见者。
如训述为匹,匹又训合,好逑即好合。
又如僾与薆同,薆训为隐。
则“僾而不见”则为隐而不见,皆确当中理。
是编由雷浚、汪之昌收入 《学古堂日记》。
③不分卷。
清张一鹏撰。
一鹏字云博,江苏元和(今属苏州市)人。
光绪十九(1893)年举人。
此书是张一鹏读书学古堂时读书之日记。
其书不载经文,亦不释全经。
有所发明,分别条录并标举篇目及所释经文以为题
目。
是编以辨释 《毛传》、 《郑笺》为主,兼及孔氏 《正
义》、朱子 《集传》、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诸
书。
其于考订郑笺、毛传之例尤为详备。
总结为三种,一曰申传,进一步申明细说;二曰补
传,补毛传所不及;三曰易传,易正毛传之误失。
较早且系统地论说了传笺之关系。
惜时易传之例胪采未及全备。
④不分卷。
清杨赓元撰。
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
光绪二十(1894)年贡生。
是编乃赓元读书于学古堂时读诗之日记。
书不分卷,不载原经,有所疏解则分别条录,标举篇
目及所释经文以为题目。
起自 《周南》、终于 《唐风》,而不及雅、颂。
其内容主要是以 《尔雅》、 《说文》、 《经典释文》
诸书辨证毛诗通假之字。
虽不免有臆断失察之处,但多数信而有征。
⑤不分卷。
清夏辛铭撰。
辛铭字颂椒,嘉兴桐乡县(今属浙江省)人。
是编乃夏辛铭读书于学古堂时逐日所记。
为其学长雷浚、汪之昌选入 《学古堂日记》中。
因是杂记读诗之所得,故不分卷,不附原文,亦不尽
释全诗。
凡有所得,有所疑,皆标举篇目及经文以为题而后条
录之。
辛铭是编亦不全,始于 《周南》、止于 《卫风》计十
六则。
其疏解多依 《尔雅》、 《说文》诸书对诗中通假之字
加以辨驳。
所论笃实严谨,搜采赅博。
⑥不分卷。
清凤恭宝撰。
恭宝字永叔,江苏吴县人。
此书亦是光绪初年读书苏州学古堂时之日记。
由其学长选中付梓。
书不分卷,不附原文,亦不尽释全诗。
凡有所疏论皆标举篇目及所释经文而条录之。
此编始于 《邶风》、终于 《陈风》,只八条。
主要是参考 《毛传》、 《郑笺》以及孔颖达 《正
义》、陆德明 《经典释文》诸书,汇列诸说,评定是
非,择善而从,间或亦有独到之处。
有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