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洪武正韵.pdfVIP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洪武正韵.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洪洪武武正正韵韵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洪武正韵”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洪洪武武正正韵韵 十六卷。 是明初乐韶凤等人奉明太祖敕命编撰的一部官韵书。 编撰者除乐韶凤外,还有宋濂、王撰、李淑允、朱右等十人。 乐韶凤,字舜仪,一字鸣瑞,号廷瑞,全椒(今安徽全椒县)人。 洪武三年(1370年)授起居注,六年(1373年)拜兵部尚书,改侍讲学 士,以国子祭酒于十三年(1380年)致仕归。 博学能文章。 《洪武正韵》成于洪武八年(1375年),后 《中原音韵》五十年。 宋濂序斥沈约所编韵书为“吴音”,强调 《洪武正韵》要“一以中原雅 音为定”,这种提法与周氏 《中原音韵》是一致的。 明人沈宠绥 《度曲须知》下卷说:“诸臣承诏共辑 《洪武正韵》, 以中原雅音为准焉。 夫雅音者,说者谓即 《中原音韵》是也。” 沈氏认为中原雅音即 《中原音韵》。 但 《洪武正韵》不仅保留入声韵,平声不分阴阳,而且保留全浊声 母,与 《中原音韵》有很大区别。 这种现象怎样解释呢?赵荫棠认为编撰本书和参与审订的人多数是 方人,所以此书受南方方言影响。 王力认为原因有二:“第一,编此书的人为了奉诏,所以对于古说 敢完全推翻,例如中国历代相传是有平上去入四声的,他们不敢毅 然减去入声;第二,编者以南人居多,甚至大部分是吴人,如果不 是精通音韵而且熟习中原音的,就难免为自己的方音所影响,例如 江南原有入声、浊纽、又寒删有别,就容易误认中原音也是如此 了。 《洪武正韵》之编着,为的是反对沈约的吴音,而书中却包含着许 多吴音的成分,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 此书既然是许多方音杂糅而成的,在语音史上就比不上 《中原音 韵》有价值。 不过,如果我们在这里头能发见多少当时各地方音的痕迹,也不是 完全没有用处的”( 《汉语音韵学》) 。 《洪武正韵》分为七十六韵,平、上、去三声各为二十二韵,入声 十韵。 平声为:东、支、齐、鱼、模、皆、灰、真、寒、删、先、萧、 爻、歌、麻、遮、阳、庚、尤、侵、覃、监。 上声为:董、纸、荠、语、姥、解、贿、轸、旱、产、铣、筿、 巧、哿、马、者、养、梗、有、寝、感、琰。 去声为:送、置、霁、御、暮、泰、队、震、翰、谏、霰、啸、 效、箇、禡、蔗、样、敬、宥、沁、勘、艳。 入声为:屋、质、曷、辖、屑、药、陌、缉、合、叶。 这七十六韵,如不计平上去之别,则舒声有二十二韵类,入声十 韵。 舒声二十二个韵类较 《中原音韵》多出三类。 这主要是它将周书的“鱼模”分为“鱼”与“模”两类,“鱼”韵收“书、 除、猪”等字,其时读 〔iu 〕,而“模”读 〔u 〕。 它又将周书的“萧豪”分为“萧”、“爻”两类,“爻”类收原豪肴韵 字,“萧”类收原来的萧韵字,两者的区别是 〔au 〕 〔iau 〕与 〔iεu 〕。 它还将周书的“齐微”韵分为“齐”“灰”两类,两类的区别是 〔ei 〕与 〔uei 〕。 《洪武正韵》把 《中原音韵》的“鱼模”、“萧豪”、“齐微”各分为二, 不过是分得较细而已,就音系而言,两书并无区别。 赵荫棠 《中原音韵研究》说:“其分韵几乎全是神袭 《中原》,这 周氏大革命后的现象,它以‘中原雅音为定’者,或许就在于此。” 与 《中原音韵》不同的,是它保留入声十部。 人们多认为是遵从南方之音,赵荫棠 《中原音韵研究》即说:“至 《正韵》则不然,它所根据的蓝本是毛晃父子的 《礼部韵略》,产 生地又近江浙,参与编者又多是南方人,所以把入声独立而不派入 三声之内。” 李新魁 《汉语音韵学》则认为“ 《洪武正韵》的保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