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张家界绕城公路(张桑高速联络线)A合同段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PAGE
PAGE
PAGE 9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张家界绕城公路A合同段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区境内,主线起于田家台,与常张高速公路(K167+870)相接,路线向南跨澧水、焦柳铁路,经古人寨,跨张沅公路,经湘陵机械厂北侧、汪家寨,下穿天门山索道后在白羊坡再次跨焦柳铁路。之后利用现张罗公路至二家河后路线拐往北,经枫香岗西侧、罗家湾,终于立功桥,与张桑公路和张花高速张家界连接线相接。路线总长约6.36km,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设计时速为80km/h,路基宽24.5m。
二、技术指标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8、《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JT/T?791-2010)
三、技术指标
1、K24+774(2-5m)钢波纹管涵长42.65m,基础为30cm沙砾+50cm砂,数量为1104.6方。管身为波纹管采用环形管,壁厚为5.5mm,波形参数为波高为55mm,波距为200mm。钢板采用Q235-A热轧钢板制作,厚度按照跨径计算得到,钢板屈服强度不应小于235MPa,抗拉强度不应小于275MPa。 2、基础预拱度在涵管纵向为0.5%。
四、施工时间
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01月01日,完工日期:2018年02月01日,共31天。
第二节 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在工程开工前,我经理部将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合理组织和部署,在人员方面我项目部抽调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和施工任务(详见表1);
主要人员一览表 表1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陈祯仁
项目经理
各种施工方案设计与审核,进行全方位质量、安全、进度宏观控制;
陈宝华
项目总工
对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指导、控制;
刘辉锦
桥涵工程师
进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宋建立
质检负责人
负责全面质量检查,各道工序的自检,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填写各类验收表格
李静
试验负责人
负责各种材料和各工序中的全部试验并填写有关报检表格
姬玉鹏
测量负责人
负责测量,放样,检测并填写有关报检表格
钟建武
现场负责人
详细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情况,协助各专业组填写专用表格
张帅
设备负责人
提供各种原材料及设备的组织。协助试验室做好相关材料试验,填写相应表格
李强
安全负责人
进行现场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日志记录;
2)在设备筹备上,我部已将相应的机械设备和器材组织到位(详见表2);
序号
设备、仪器名称
规格功率及容量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1.0m3以上
台
2
2
自重振动压路机
22t以上
台
1
3
砼拌合机
JS1000以上
台
1
4
砼罐车
10m3
台
2
5
吊车
25t以上
台
2
6
洒水车
8000L以上
台
1
7
后八轮自卸车
辆
8
8
砼浇筑辅助设备
套
1
3)K24+766~K24+828地段场地我部已进行处理,并清淤回填至原地面标高,为K24+774钢波纹管涵施工提供了施工平台。
4)至弃土区便道已经拉通并可通行。
5)测量组会同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了复测及加密,并恢复涵洞轴线桩及引桩。通涵施工标识牌按标准化要求设置在施工现场。
6)试验室会同试验监理工程师对砼进行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得到试验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7)对施工所用的机具进行检修,确定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8)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要求及标准。
二、工艺流程
1、测量放样
管涵施工前,首先应准确定出管涵纵横轴线及四个角点桩。基坑边坡坡比依设计土质情况和范要求暂定基坑坑壁的坡比为1:1.0。基坑平面尺寸比涵洞设计基础尺寸每边至少大于0.5米。放边桩考虑了基础需要换填时放坡需要的宽度,一次放够尺寸。
2、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办法,弃土统一运往弃土场。基坑边缘需要堆放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距离基坑壁2米以上,以免坑壁受压引起坑壁坍塌伤人。基底开挖完后,应检查如下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底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