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新五代史.pdfVIP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新五代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新新五五代代史史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新五代史”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新新五五代代史史 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 原名 《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 《旧五代史》,方称 《新五代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卷,前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 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五 十三年的历史。 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江西庐陵(今吉安)人。 他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参加了范仲淹领 导的“庆历新政”活动,后被贬为地方官,一直到至和 元年(1054),才被调回,任翰林学士,主编 《新唐 书》。 《新五代史》编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从他写给 尹师鲁、梅圣俞等人的信来看,在景祐三年(1036)前已 着手编写,到皇祐五年(1053)基本上完稿,先后经过十 八年左右的时间。 在编撰体例方面, 《新五代史》也改变了 《旧五代 史》的编排方法。 《旧五代史》分 《梁书》、 《唐书》等书,一朝一 史,各成体系; 《新五代史》则打破了朝代的界限, 把五朝的本纪、前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进行 编排。 《旧五代史》不分类编排列传; 《新五代史》则把列 传分为各朝 《家人传》、 《死节传》、 《死事传》、 《一行传》、 《杂臣传》等等,十国称为 《世家》, 并有 《十国世家年表》。 本书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多所忽略,书出以后为 不少学者指责。 元纂宋、辽、金三史,明纂元史,清纂明史,皆不从 此书之例。 另外,欧阳修在书中竭力宣扬儒家思想,故受到统治 者的 视。 北宋之后,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明令“新定学令 内,削去薛居正 《五代史》,止用欧阳修所撰” 。 不过,由于欧阳修编写 《新五代史》后于 《旧五代 史》,看到了 《旧五代史》编撰者所没有看到的一些 材料;他往往采用小说、笔记之类的记载,补充了 《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故有一定的史料 价值,二史亦可以互相补充。 注释原有徐无党注,但颇为浅陋。 有吴镇 《五代史记纂误》,清彭元瑞、刘凤浩合撰 《五代史记注》等。 中华书局校点本,以百衲本(影印南宋庆元本)为底本, 对校了贵池本(清贵池刘氏影印南宋本)、殿本、南昌本 (清南昌彭元瑞注释),参校了明汪文盛本、南监本、北 监本、汲古阁本、鄂本(清崇文书局本)、徐注本(清徐 炯注补 《五代史记》抄本)、刘校本(清味经书院刻本, 附有刘氏等 《五代史记校勘札记》) 以及傅增湘校勘成 都书局本本纪部分。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