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071-98中文版-纤维玻璃管道衬里绝缘材料(隔热和吸音材料)标准规范.docVIP

C 1071-98中文版-纤维玻璃管道衬里绝缘材料(隔热和吸音材料)标准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称:C 1071-98 纤维玻璃管道衬里绝缘材料(隔热和吸音材料) 本规范受 本规范受ASTM委员会C-16隔热分委会的管辖,并且由C16.23毛毡和疏松填充绝缘材料分会直接负责。 现行版本于1998年1月10日批准,并且于1998年6月出版。最初版本的名称为C 1071-86。上一版本的名称为C 1071-91。 本标准发行的固定名称为C 1071;名称后所接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如果是修订版,则是最新修订版的年份。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最新重新批准的年份。上标(ε)表示自上一修订版或重新批准后的编辑性修改。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描述了用作空气温度达250℉(121℃)的管道、集气室和其他通风设备的内表面的隔热和吸音衬里纤维玻璃绝缘材料。 1.2 以英寸-磅为单位的值为标准值。括号内的SI值仅供参考。 1.3本标准并非仅用于解决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本标准用户应负责建立适用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C 167毛毡或棉绒型绝热材料 ASTM标准年鉴,第04.06卷。 ASTM标准年鉴,第04.06卷。 C 168 隔热材料有关的标准术语2 C 177 用护热板法测定稳态热通量和传导性的试验方法2 C 390 批量预制的隔热材料的抽样和验收准则2 C 411 高温隔热材料受热面性能的试验方法2 C 423 用混响室法测定吸声及吸声系数的试验方法2 C 518 用热流计法测定稳态热通量和热传递特性的试验方法2 C 665 轻型结构和人造框架用矿质纤维毡绝热材料标准规范2 C 1104/C1104M 测定未覆面矿物纤维绝缘材料蒸汽的吸收率的试验方法2 C 1114 薄加热设备稳态热传导特性的试验方法2 C 1304 隔热材料散发气味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2 C 1338 测量隔热材料和饰面耐霉性的标准试验方法2 E 84 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测试方法 ASTM标准年鉴,第04.07卷。 E 795吸音试验过程中安装试样的标准实施规程2 2.2 其他标准: NAIMA 纤维玻璃管道衬里标准 资料来源:北美绝缘材料产业协会,地址: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Canal中心广场44号310室,邮编:22314。 SMACNA HVAC 管道建造标准 资料来源:美国钣金空调承包商协会,地址:美国弗吉尼亚州Chantilly拉斐特中心大道4201号,邮编:22021-1209。 3. 术语 3.1 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详见术语C 168。 4. 分类 4.1 本规范包含的绝缘材料应为以下类型: 4.1.1 类型I—毛毡成卷状,长200ft(61m),宽36-72 in.(914-1829mm),厚1/2-3 in.(13-76 mm),以1/2-in.(13-mm)递增。 4.1.2 类型II—板成片状,长120 in.(3048 mm),宽48 in.(1219 mm),厚1/2-3 in.(13-76 mm),以1/2-in.(13-mm)递增。 5. 订购信息 5.1 买方应在允许范围内进行优先选择,且采购文件中应包括以下信息: 5.1.1 标题、名称、本规范的年份。 5.1.2 绝缘材料的类型(见4.1)。 5.1.3 所需长度、宽度和厚度(见4.1)。 5.1.4 所需包装(见16.1)。 5.1.5 所需标记(见16.2和16.3)。 5.1.6 应从供应商处获得材料重量。 6. 材料和制造 6.1 基本材料—基本材料是由熔融状态加工至纤维状的玻璃制成的,并采用粘合剂形成尺寸稳定的绝缘材料。石棉不应用作该产品的原料或组分。 6.2 气流表面—根据绝缘材料表面特性和采用的气流速度,气流表面应平坦或覆盖耐热敷层、或表面敷有平纹或有涂层的纤维垫或织物。 表1 表观导热系数(最大值),Btu·in/h·ft2·℉(W/m·K) 平均温度,℉(℃) 类型I 类型II 75(24) 0.31(0.045) 0.27(0.039) 7. 物理要求 7.1 腐蚀性—按照12.3进行试验时,与绝缘材料背面(非空气表面侧)接触的金属板的腐蚀性应不大于以相同方式进行试验的与无菌棉接触的比较板的腐蚀性。 7.2 水蒸汽吸收作用—按照12.4进行试验时,绝缘材料的水蒸汽吸收的重量应不大于3%。 7.3 耐霉性—按照12.5进行试验时,应检查绝缘材料有无真菌的生长。 7.4 耐热性—按照12.6进行试验时,气流表面应无燃烧、灼热、闷烧、冒烟或分层等现象。 7.5 耐腐蚀性—按照12.7进行试验时,当空气按照12.7规定的速度通过典型的管段时,绝缘材料应无断裂、剥落、或分层、继续腐蚀的现象。 7.6 臭气发散—按照12.8进行试验时,若五个小组成员中两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ter05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