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学专家剖析林森浩犯罪深层原因
投毒致室友死亡的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前日被判处死刑。 人们至今难以理解,
像林森浩这样成绩优秀,高考时以 780 多分的高分考入中山大学, 2010 年又因
成绩优秀被中山大学推荐, 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读研的“天之骄子”, 为何
会沦为杀人犯?更何况, 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深仇大恨。 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
广东警官学院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宋晓明,剖析林森浩的深层犯罪心理。
他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我认为这与他嫉妒、 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
调节能力低有关。 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 而挫折往往使
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
记者:宋教授,复旦投毒案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 随着庭审、判决的展开,
谜底一步步揭开。但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很难理解,您怎样看?
宋晓明:这个案子的确有一些有悖于常理的情节。 比如,林森浩作为一个高
智商的医学人才, 应该知晓所使用的毒药的毒理, 具备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反
侦查能力,为何最后却做了一件有失水准的低智商的案件呢?
另外,从披露的信息看, 林森浩与被害人并无很深的矛盾, 彼此也无利益冲
突,而且被告人已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在广州找到了让人羡慕的工作, 在这种情
况下,为何还要蓄意杀人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只有深入林森浩的内心。
记者:林森浩一直辩解自己是被愚人节的玩笑刺激, 想作弄黄洋, 没想到酿
成了大祸。从心理上看,他只是想恶作剧,整蛊他人,还是想置他人于死地?
宋晓明: 从整个案情看, 特别是他使用的手段来看, 他欲置人于死地的动机
和目的是明确的。 比如,在被害人的饮水中投放超剂量的剧毒药物, 作为医学院
的高材生应该是知道其致命的后果的。 而且, N-二甲基亚硝胺, 是很难通过临床
直接诊断出确切物质的; 即使能诊断出, 只要有致死剂量进入人体并开始发挥效
应,现代医学也回天乏术。所以,只是想恶作剧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记者:能够根据公开披露的案件及被告人的信息, 为我们解读一下林森浩的
作案动机?
宋晓明:法院判决书认定, 林森浩是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 他投
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那么,他的愤怒情绪是从何而来?我认为这与他嫉
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
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 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 怨恨、敌
视等消极情绪体验, 并长时间难以排除,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如果受到一点哪
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他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
林森浩嫉妒的是黄洋的活泼热情
“这让林森浩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这种人能和我并列, 他肤浅,没有思想,
无忧无虑,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这太可笑了?为什么我总是不受欢迎?”
记者:您刚才讲到,林森浩嫉妒黄洋,怎么可以看出来?
宋晓明:林森浩跟黄洋的性格非常不一样,一个内向,一个外向。林森浩不
是嫉妒黄洋的外表、学业成就和家庭条件等,他嫉妒的是黄洋的活泼、热情,平
时爱打打闹闹, 人缘很好。 这让林森浩心里很不舒服: 为什么这种人会能和我并
列,他肤浅,没有思想,无忧无虑,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这太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