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国技术战略联盟风险、跨国技术战略联盟风险、合作障碍与稳定合作障碍与稳定
跨国技术战略联盟风险跨国技术战略联盟风险、、合作障碍与稳定合作障碍与稳定
——跨案例研究——跨案例研究((一一))
————跨案例研究跨案例研究 ((一一))
2017年 11月 27 日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华为与摩托罗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建立的两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个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研究命题和理论框架。本文
对案例的分析发现:①高技术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往往会因为涉及巨大利益而导致联盟存在
内部风险;②跨国技术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隐性和显性障碍对于联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③资源共享型和资本分担型合作方式对于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不同;④我国在建立跨国技术
战略联盟的过程中,合作方式的选择和对联盟中存在的风险和障碍的识别很重要。
关键词:关键词: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联盟风险,联盟障碍,联盟稳定性,跨案例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
一、一、引言引言
一一、、引言引言
当今是一个知识、资本、技术迅速扩张和膨胀的时代,随着生产、科技、贸易、信息和金
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意识
到,单靠自身能力很难融入到日趋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西方跨国公司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实行了从完全“竞争关系”到“竞合关系”的战略性调整。企业之间通过“跨
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及企
业经营绩效,从而降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跨国技术战略联盟指本地企业与技
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外企业建立的共同研发组织,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和研发成果共享达到
互利共赢的结果(王辉,2007),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核心目标在于获取知识并产生协同
效应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胡珑瑛、崔岚,2007)。
Barney(1991)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通过技术战略联盟方式能够获得稀缺、
有价值而且不可代替、不可模仿的资源或能力,就能取得竞争上的优势;Stuart T. E.
(1998)提出,企业技术战略联盟是企业根据已有资源的异质性,结合资源的互补性,以
互惠互利为基础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实际中,企业形成的技术战略联盟,既包括相似性
企业联盟之间的合作(如GE 和小天鹅形成的联盟),又包括产品或资源互补性企业之间
的联盟合作(如 Intel和Windows 形成的Wintel联盟)。通过对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知
识、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资源的整合,联盟中的企业不仅提高了抵抗外部风险能力、
丰富自身资源并且降低了获取资源的成本,而且强化了联盟在同行业或者跨行业中的整体
实力。
根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调查,在美国 800多家公司联盟中,只有 40%的联盟能维持四
年以上(李瑞琴,2005;王辉,2004)。2012 年,科技部对 56 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试点开展绩效评估后,仅 26家联盟优秀,另有四家联盟试点被取消资格(李瑞光、段
万春,2015),研究发现,导致联盟失败的原因很多,如投机主义风险、契约风险、政府
政策改变等。并且在战略联盟成员的合作中,联盟成员间的实力并不相当、真正的目的也
不相同,弱势一方想通过合作减少自己技术和管理上的劣势,而强势一方除了对于市场份
额的占有外,还隐藏对合作企业兼并或者吞并的野心,真实目的的不同将对联盟稳定性造
成影响。Baum等(2000)将战略联盟中的“不稳定性”释义为“联盟过程中非计划内的联
盟目标、联盟契约和联盟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变动以及联盟的解体和兼并”。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聚焦于两家中国高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形成技术战略联盟进行跨案例
研究,分析中国企业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风险和障碍、合作方式与联盟稳定性
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研究命题并基于研究命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二、研究设计与过程研究设计与过程
二二、、研究设计与过程研究设计与过程
1.研究样本的选择
Eisenhardt Graebner(2007)认为,案例研究方法相比实证研究更加接近事实和客观
严谨。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跨国酒店集团在华经营出现困境与应对之策——以洲际酒店集团为例.pdf
- 跨国企业持有巨额现金:成因、影响与趋向——以苹果公司为例(上).pdf
- 跨国企业持有巨额现金:成因、影响与趋向——以苹果公司为例(下).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八).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二).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九).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六).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七).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三).pdf
- 跨国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演化机制——基于联想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四).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