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白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白白芍芍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 白芍”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白白芍芍 【概况】: 基源 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及毛果芍药 干燥的根。 芍药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11种,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西北地区。 原植物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Paeonia albiflora Pall.)和毛果芍药P .latiflora Pall.var . trichocarpa(Bunge)Stern(P .albiflora Pall.var . trichocarpa Bunge) 历史 芍药始载于 《本经》。 陶弘景谓“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尺许, 余处亦有之。” 陈承 《本草别说》中载:“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 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 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暴干货 卖。” 可见宋代已广泛采用栽培的芍药入药。 李时珍在 《纲目》中虽提到:“根之赤白随花之色 也。” 但在“释名”和“集解”项下引方称:“ 白者名金芍药…… 色白多脂,赤者名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可见前人关于白芍、赤芍的原植物认 仍有模糊之 处。 根据现今实际应用的情况,结合本草记述中的植物形 态、地理分布和附图,可以认为白芍多是栽培的,为 芍药(P .lactiflora Pall.),而赤芍则是采自野外的芍 药,两者主要不同为加工方法有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五十年代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植物分 类、栽培、生药、化学、药理和临床的研究,现广泛 引起重视。 形态 多年生草本。 根粗壮,通常圆柱形,分枝黑褐色。 茎高40~ 0cm ,无毛。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3 出复叶,上部叶为3 出复叶,小叶 窄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 斜,叶缘具骨质锯齿,两面无毛。 花大,直径5 .5~10cm ,通常2~3朵生于花茎分枝的 顶端,有时仅顶生的发育开花,苞片4~5,披针形, 大小不等;萼片4 ,宽卵形或近圆形;花瓣9~13 ,倒 卵形,长3 .5~6cm ,宽1.5~4 .5cm ,白色、粉红 色或红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 . ~1. 2cm ,黄色,花盘浅杯状,包围心皮基部;心皮4~ 5(~2),无毛。 蓇葖果长2 .5~3cm ,直径1.2~1.5cm ,顶端具 喙。 花期5~6月,果期 ~9月。 ( 图见 《中国植物志》.第2 卷.52页.图版 ) 生境与 分布 野生于山坡草地及林缘,分布于中国东北,海拔 为480~ 00m ;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海拔为1000 ~2300m 。 朝鲜、日本、蒙古及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药用芍药多为栽培品,中国四川、贵州、安徽、山 东、浙江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花瓣各色,但很少 药用。 毛果芍药与芍药的区别为:心皮密生柔毛;花白色, 多为重瓣。 生于山地灌丛中。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山西及内蒙古东部。 在云南、湖北、陕西、河北、浙江等地都有栽培。 。 【生药】: 栽培 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选阳光充 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忌连 作。 用芽头繁殖,于9月采收时,切取根头,分成数块,每 块有粗壮芽苞2~3个,按行株距60×50cm穴栽,深 ~ 10cm ,每穴栽1块,出苗后中耕除草和培土,4~5月 及时摘除花蕾,每年追肥3~4次,以人畜粪水、厩肥 和磷钾化肥追施,雨季需注意排水。 也可于8~9月采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