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名人旧居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五大道名人旧居开发 一、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为天津城南部的一片坑洼塘淀。其间散落着一些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地名, 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开辟,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从1919年至1926年,英租界工部局在五大道地区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垫洼地修建道路。19世纪末,英商在佟楼“养牲园”一带修建别墅和赛马场。此后在马场以东修了一条连接英租界墙子河的马场道。1922年,重庆道建成,当时名爱丁堡道、剑桥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相继建成,当时被分别命名为新加坡路、香港道、科伦坡道、爱丁堡道、伦敦路。 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清朝皇亲国戚、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许多富贾巨商、各界名流、红角、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野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他们把天津视为建立公馆和别墅的理想地点,因为天津靠近他们居住的京城,交通甚为方便。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省长、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力图东山再起。五大道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充满了商机。各种要人及富人拥入津门。一为安全,二为立业发财,三为了住进设施齐全的小洋楼总比传统的四合院舒适方便。五大道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人们便争相置地建房,毗邻而居,因此这一带就成了天津名副其实的富人区。 1949年后,天津市人民政府多次对五大道地区风貌建筑进行全面整修,2003年被评为“津门新十景”之一,成为天津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风情区。2008年,和平区文化局成立五大道游客服务中心,设有自行车租赁,马车观光等游览工具。还有专业旅游服务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设置电子大屏幕,可以查阅天津的景点、酒店、交通线路等;设立旅游产品展示柜,陈列泥人、纪念章、册页等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工艺品;复原了一间老式书房,还特别提供具有五大道特色的居民生活用品供游客参观、欣赏和收藏。此外,服务中心还专设外宾接待室,用双语为外国游客提供所需服务。五大道风情区是指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形区域。五大道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拥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花园式洋房2000多幢,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300多处,被誉为的“万国建筑博览馆”。民国总统曹锟、徐世昌以及北洋内阁多位总理,美国前总统胡佛和前国务卿马歇尔等中外名人曾在此居住。 二、名人旧居简介及现状 张学铭旧居(现天津市房产总公司)、顾维钧故居(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孙震方旧宅(现和平宾馆、润园)、马占山旧居(现金龙苑大酒店)、马连良旧居(现粤唯鲜酒店)、原工商学院(现外语学院)、王氏旧宅(现7号花园酒店)、张元骥旧宅(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睦南道孙殿英旧宅(现天津长芦盐业有限公司)、原伪满洲国领事馆(现天津滨海汇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李叔福旧宅”(现天津教育委员会)、庆王府(现天津外事办公室)、 载振故居(庆王府): 小德张(张兰德)(1923年)建成该建筑。2010年6月,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依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有机更新”的原则对庆王府整修工作。在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带领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住宅集团等四十余个团队,通过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庆王府的整修工作。 天津庆王府占地面积4327平方米,建筑面积5922平方米,为砖木混合结构三层内天井围合式建筑,并设有地下室。建筑外立面为中式青砖砌筑,外檐为水刷石,环绕四周的回廊和立柱,搭配着蓝、绿、黄三色中国传统琉璃栏杆形成柱廊。建筑内部设有高12米、面积350平方米、呈四方布局的中庭,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其他房屋在其四周依序展开。庆王府院内右侧原设有一排平房为厨房,左侧靠院墙原设有一排中式平房为当时的书房和教室,这两处平房现已不存。庆王府院内原设有花园,里面有水池喷泉和假山,假山上设有亭子。现在假山还在,喷泉稍有变化。院子里最后面有一排平房,是女佣住的;主楼的半地下室是一圈房屋,是男佣住的。该建筑在当时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彩色玻璃:庆王府内部的彩色玻璃上刻有“壬戌仲秋伴琴主人”,其中的山水图画为小德张亲手所绘并刻上自己的雅号,他将“人”字多刻出两撇以作标识。载振购得此楼后,将刻有小德张雅号“伴琴主人”四字的彩色玻璃也一并沿用下来。 琉璃柱:庆王府外部的六菱形琉璃柱以及内部中庭二楼回廊的196根六菱形琉璃柱,均为小德张当年从北京运载至天津,琉璃柱的蓝、绿、黄三种御用之色为显示出每根琉璃柱的皇家血统。 楠木透雕装饰罩:庆王府

文档评论(0)

hmwn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