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人会,登临意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常青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辛词的内容;
过程和方法 : 运用教师点拨和合作探究法理解辛词用典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剧性情感及其成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提到辛弃疾,我想用一个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行走的荷尔蒙。此言不虚,有诗文为
证: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 ” ——辛弃疾《念奴娇》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 —— 义端和尚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友人陈亮
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代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近《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
这位英雄的真性情。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文本,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朗读时把握
诗歌情感的利器,我们先齐声朗读一遍,注意语速和情感。 )
二、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感受英雄的悲情。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1)、佛(bì 误读为f ú )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 。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
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 教师范读一遍。
4、听名家诵读,学生模仿朗读。
教师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1 / 6
悲凉、悲壮、悲愤。由此不难得出辛弃疾是一个悲情英雄。
(过渡语:怀古词离不开用典,让我们走辛词,感受典故中蕴含的意图)
三、细读文本,探讨为什么说辛弃疾是个悲情英雄,感受用典抒情的艺术特色。
(一)初识典故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 ,而是
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5、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
古人 古事 意图
孙权 建都京口,雄踞一方 叹英雄后继无人
刘裕 起兵北伐,骑士如虎 表建功立业雄心
刘义隆 草率出师,仓皇而逃 劝为政者勿草率
拓跋焘 率兵追击,建立行宫 谏为政者勿忘本
廉颇 年纪虽老,尚且能战 望为政者用人才
备注 1:孙权其人
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 他在南京建立吴都, 并且打垮了来自北
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国。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
鼎峙的局面。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不复存在了, 就连昔日的繁华与功业也都被岁月的风雨消磨殆
尽。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
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备注 2:刘裕其人:
人们传颂着那斜阳照射的草树之间,那平常的巷陌之内,就是刘裕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虽
然荒凉,但它毕竟孕育过这样的英雄,这是对英雄的向往,这是民族的骄傲; “万里”指被敌人
占据的中原地区。 刘裕曾在京口住过, 两次从京口起兵, 生擒了燕王和秦王, 成就了北伐的大业。
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
2 / 6
心。
备注 3:刘义隆其人:
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几
乎遭到覆灭的危险。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 “北顾涕交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 “赢得”
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 (1163 年) 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
离集遭到大败。 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 不要轻举妄动。 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
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侂胄之冒进。
备注 4:拓跋焘其人: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 曾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 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
宫,后成佛狸祠, 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 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 在那里欢
天喜地地祭社。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不协调,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
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 光复祖庙, 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 同时也是指责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备注 5:廉颇其人:
秦国攻打赵国, 赵王想起用廉颇, 于是派使者去察看, 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
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 “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国
无可救。辛弃疾,在这首词末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书虽高,尚有余勇,为国效力,其耿耿忠
心,日月可鉴。他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 政敌在时刻窥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