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压片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
关于未来的设想、新的技术我们说了太多,现在或许是我们回归本源的时候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未来的改变,都是基于对现行的流程,现在所使用的设备足够了解,才有可能谈创新和改变,那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两个关于压片机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01class片重超差:指片重差异超过药典规定的限度
1.颗粒粗细分布不匀,压片时颗粒流速不同,导致充填到中模孔内的颗粒粗细不均匀,如粗颗粒量多则片轻,细颗粒多则片重。
解决方法:应将颗粒混匀或筛去过多细粉。
2.如有细粉粘附冲头而造成吊冲时可使片重差异幅度较大。此时下冲转动不灵活。
解决方法:检查,拆下冲模,清理干净下冲与中模孔。
3.颗粒流动性不好,流入中模孔的颗粒量时多时少,引起片重差异过大而超限。
解决方法:应重新制粒或加入适宜的助流剂如微粉硅胶等,改善颗粒流动性。
4.颗粒分层。解决颗粒分层,减小粒度差。
5.较小的药片选用较大颗粒的物料。
解决方法:选择适当大小的颗粒。
6.加料斗被堵塞,此种现象常发生于黏性或引湿性较强的药物。应疏通加料斗、保持压片环境干燥,并适当加入助流剂解决。
7.物料内物料存储量差异大,控制在50%以内。
8.加料器不平衡或未安装到位,造成填料不均。
解决方法:安装到位。
9.刮粉板不平或安装不良。
解决方法:调平。
10.带强迫加料器的,强迫加料器拨轮转速与转台转速不匹配。
解决方法:调一致。
11.冲头与中模孔吻合性不好,例如下冲外周与模孔壁之间漏下较多药粉,致使下冲发生“涩冲”现象,造成物料填充不足。
解决方法:更换冲头、中模。
12.下冲长短不一,超差,造成充填量不均。
解决办法:修差,差±5μm以内。
13.下冲带阻尼的,阻尼螺钉调整的阻尼力不佳。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
14.充填轨道磨损或充填机构不稳定。
解决方法:更换或稳固。
15.追求产量,转台转速过快,填充量不足。特别是压大片时,要适当降低转速,以保证充填充足。
16.压片机震动过大,结构松动,装配不合理或重新装配;压片机设置压力过大,减小压力。
02class松片(片剂压成后,硬度不够,表面有麻孔,用手指轻轻加压即碎裂)?
1.压力不够。
解决方法:增加压力。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大片要求压力较大,其压力要求达到压片机压力上限或者超出压力上限的,需要定制大压力的相应规格的压片机。
2.受压时间太少、转速快。
解决方法:相应延长受压时间、增加预压、减低转速。
3.多冲压片机上冲长短不齐。
解决方法:调整冲头。
4.活络冲冲头发生松动。
解决方法:进行紧固。
5.药物粉碎细度不够、纤维性或富有弹性药物或油类成分含量较多而混合不均匀。
解决方法:可将药物粉碎过100目筛、选用黏性较强的黏合剂、适当增加压片机的压力、增加油类药物吸收剂充分混匀等方法加以克服。
6.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不足或选择不当,使颗粒质地疏松或颗粒粗细分布不匀,粗粒与细粒分层。
解决方法:可选用适当黏合剂或增加用量、改进制粒工艺、多搅拌软材、混均颗粒等方法加以克服。
7.颗粒含水量太少,过分干燥的颗粒具有较大的弹性、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失去较多的结晶水,使颗粒松脆,容易松裂片。
解决方法:故在制粒时,按不同品种应控制颗粒的含水量。如制成的颗粒太干时,可喷入适量稀乙醇(50%—60%),混匀后压片。
8.药物本身的性质。密度大压出的片剂虽有一定的硬度,但经不起碰撞和震摇。如次硝酸铋片、苏打片等往往易产生松片现象;密度小,流动性差,可压性差,重新制粒。
9.颗粒的流动性差,填入中模孔的颗粒不均匀。
10.有较大块或颗粒、碎片堵塞刮粒器及下料口,影响填充量。
11.加料斗中颗粒时多时少。
解决方法:应勤加颗粒使料斗内保持一定的存量。
粘冲:压片时片剂表面细粉被冲头和冲模黏附,致使片面不光、不平有凹痕,刻字冲头更容易发生粘冲现象
1.冲头表面损坏或表面光洁度降低,也可能有防锈油或润滑油、新冲模表面粗糙或刻字太深有棱角。
解决方法: 可将冲头擦净、调换不合规格的冲模或用微量液状石蜡擦在刻字冲头表面使字面润滑。此外,如为机械发热而造成粘冲时应检查原因,检修设备。
2.刻、冲字符设计不合理。
解决方法:相应更换冲头或更改字符设计。
3.颗粒含水量过多或颗粒干湿不均而造成粘冲。
解决方法:控制颗粒水分在2%-3%左右,加强干粒检查。
4.润滑剂用量不足或选型不当、细粉过多。
解决方法:应适当增加润滑剂用量或更换新润滑剂、除去过多细粉。
5.原辅料细度差异大,造成混合不均匀或混合时间不当。
解决方法:对原辅料进行粉碎、过筛,使其细度达到该品种的质量要求,同时掌握、控制好混合时间。
6.粘合剂浓度低或因粘合剂质量原因而造成粘合力差,细粉太多(超过10%以上) 而粘冲。
解决方法:用40目的筛网筛出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