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薛宝钗的悲剧因素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 《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薛宝钗的一生也是悲剧,她的悲剧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她的性格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性格又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她的生活环境是她人生悲剧的原始基础。
关键词: 悲剧;命运;性格;原因
The Reasons For Xue Baochai’s Tragedy
School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Dream in the red Chamber is a large tragedy. Xue Bao chai’s life also is a tragedy.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tragedy.Her character is an important one,and character is formed in an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 base of her tragedy.
Keys: tragedy; destiny; character; reason
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命运之路各不相同,但终归是悲剧,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她们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让历来喜欢红楼的人值得深思的一点。《红楼梦》 给我们塑造那么多的丰碑式人物,他们的悲剧也是各有原因的。关于造成薛宝钗悲剧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她的性格,即我觉得她的悲剧是她的顺从的性格所造成的,从这一点上说,她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性格悲剧是悲剧的一种类型。即悲剧是由主人公自身的性格或由这种性格导致的过失造成的。传统的性格悲剧是把悲剧造成的直接原因仅仅归诸于人物性格,比如莎士比亚悲剧中奥赛罗的忌妒,我国作家巴金对此有所突破。在巴金的性格悲剧中,人物性格只是一个内在因素,他更注意于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客观的外在因素,即便写人物悲剧性格,他也非常注意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客观的外在因素。在婀娜秀美的金陵十二钗就如同那各具形体、棱角分明的奇珍异石,幻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秉性。而惟独宝钗是一块晶莹剔透、温润圆滑的宝石。这样一位贤淑敦厚、善解人意的宝钗,大概是众多红楼女儿中最受世俗小儿女欢迎的了。如果用花来形容她,宝钗则是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花中精品———牡丹。她不仅有朱唇翠眉、体态丰盈的外在之美,还有文雅高贵、成熟练达的内在气质与能力。宝钗可谓是多才多艺、知书达理、成熟练达、治家有方。海棠诗社,她谈诗论道,见解独特,不落窠臼。对待姐妹和下人,她关怀体贴,热心相助。春寒料峭之时,为换了单服的邢岫岩悄悄地赎出冬衣,体谅针黹活做到深夜的湘云,对穷酸猥琐的赵姨娘母子也一视同仁。不学无术的哥哥打架滋事,受到母亲娇惯纵容,是她在长辈面前一番温柔劝谏化解了矛盾。协理大观园,又是懂得“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的宝钗提出了独创性的改革措,即便是铁腕凤姐比她也要逊色几分。“静慎安详,望之如春。以凤姐之黠,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皆在所容,其所蓄未可量也!”然而,“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雪芹将宝钗的妄图青云之志、功名利禄之心、冷漠鄙俗都蕴藏在其中庸的外表之下,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她的主要的性格。我在讨论薛宝钗的悲剧因素时,主要从她的性格入手,这是造成她的悲剧的直接的原因,同时,也不会忽略了造成她的这种性格的客观的外在的因素,以便能更全面的认识造成她的悲剧的相关因素。
在第五回开始,在我们还对宝钗一无所知的时候,作者就通过贾府人的眼光对宝钗的品行进行了总体的概括:“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1]这是对她的品行方面的总括,我们从后面还知道宝钗和黛玉的才华不分上下,有了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就有在咏海棠时以“含蓄浑厚”而胜的蘅芜君,并且她们在生活情趣上也是都不缺少小儿女的乐趣的,有“杨妃戏彩蝶”,便有“飞燕泣残红”,而宝钗又最是会做人的,连赵姨娘也说:“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来看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1](第六十七回)她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完美者的形象,做女儿时她是一个标准的淑女,做妻子时她便又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宝钗是这样要求自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