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俗语.ppt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重庆方言俗语第一节 重庆方言俗语的特点和语法结构 一、概念理解 俗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定型语句,通俗平易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甚至一些通俗浅显的成语等。狭义的俗语是以语言生动、形象、活泼为特点,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为宗旨,具有通俗、形象、口语化风格的固定词组。  例: 夹起尾巴做人:比喻行为收敛,做事谨慎。 拐棍倒起杵: 比喻行事颠倒了上下辈或上下级关系。 锅儿吊起打当当:比喻穷得无米下锅。 二、特 点 1.结构多样  惯用语:三字格;动宾结构。 歇后语:引子和释义前后独立。 谚 语:句子形式。  俗 语:长短不一,短语和句类型丰富。  2.使用灵活 (1)异构同义  黄瓜(南瓜)还没起蒂蒂儿。/ 黄瓜(南瓜)刚起蒂蒂儿。 (2)插入扩展  离了萝卜不成席→离了……萝卜,成不了……席。 3.结构附加 主体结构前后附加结构,附加结构意义与俗语本义无关联。 目的:韵律、对称。  例 析: 咸吃萝卜淡操心。 东说西说,烟杆脑壳。 东说西说,盐巴秤砣。 又歪又恶,吃豆芽不掐脚脚。 一张桌子四个角,说得脱来走得脱。 门门门,整熟人。三、语法结构 汉语句法结构中常见结构类型在俗语语法结构中均有表现。(一)短语结构 1.主谓结构 陈述和被陈述;名+动 例 析: 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 脑壳都大了:为某事而倍感烦恼。 豆腐盘成肉价钱:得不偿失。 话都递到嘴边了:交谈中明示某人应表达某义。 手脚不干净:小偷小摸。2.动宾结构 支配与被支配;动+名 例 析: 吃了豹子胆:胆子大。 打不出喷嚏:吃亏但又说不出口。 说不出个子曰:不能给予明白的解释。 看走了眼:看错了人或事。 晓得锅儿是铁铸的:知道厉害了。3.偏正结构 修饰与限定;定语+名或状语+动 例 析: 黄泥巴脚杆:指农民。 椒盐普通话:不标准的普通话。 顺口打哇哇:不管别人的话对不对,都顺着说。4.动补结构 补充说明;动(形)+补 蒙在鼓里头:对某事毫不知情。 吃得开:某人权力很大。 输不起:经济或心里不能承受损失。5.连动结构 动1+动2+……;动词陈述相同主语 例 析: 捏倒鼻子哄眼睛:做事不踏实,敷衍了事。 横挑鼻子竖挑眼:对别人看不顺眼。 比倒箍箍买鸭蛋:严格按标准办事,过分死板。6.兼语结构 动宾+主谓;动词陈述主语不同 捉些虱子在脑壳上爬:自找麻烦。 逼倒牯牛下仔仔:逼着别人做不可能成功的事。 (二)复句结构 一般复句和紧缩复句的形式在俗语中都存在。 1.并列关系 例 析: 长不像冬瓜,短不像葫芦:人又矮又胖。 出门要个叉叉,进门要个钩钩:在家不想出门,出门又不想回家。 2.转折关系 例 析: 把你卖了,你还帮他数钱:笨,不能识别坏人。 各人稀饭都没吹冷,去吹别个的汤圆:帮助比自己境况好的人。   3.递进关系 例 析: 把人掀下岩,还要甩个石头下去:连续给予致命打击。 给他抬轿子,还要包他不晕桥:要求太过分。 4.条件关系 尾巴一翘,就晓得你屙屎屙尿:对某人非常了解。 5.承接关系 说起风,就是雨:盲目听信传言。  6.紧缩复句 取消语音停顿和部分关联词,分句之间意义仍存在。 例 析: 捞起半截就开跑:不听明白就采取行动。 跑脱了是马虾:不管怎样都跑不掉。 离了红萝卜不成席:某人不可或缺。 初学理发就遇到络耳胡:新手遇到难题。  二、俗语修辞方式分析 1.婉曲 委婉含蓄,不直截了当,从字面意义推导使用意义。 例析: 打起灯笼火把都找不到:很难找到。 好狗不挡路:骂挡在路上的人。 看倒都胀眼睛:看见不舒服。 问三不问四:不把事情完全问清楚。 第二节 重庆方言俗语的修辞方式 一、修辞概说 1.修辞是语言表达的积极行为 语法要求通顺,修辞要求更好。 2.修辞涵盖语音、语法和词汇 3.辞格(修辞方式)多样 (1)特定的表达形式 (2)特定的表达效果  2.比喻 通过相似点的联想体会出里层意思。 例析: 马屎皮面光:比喻人或事务表里不一。 手长衣袖短:比喻遇到了很难办的事。 打不出喷嚏:比喻吃了亏但又说不出口。 吃屎的把屙屎的估倒了:比喻有求于人的反而欺压被求的人。  3.夸张 有意夸大事实,使人从字面意思的不合理领悟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讽刺。 例析: 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讽刺那些想一下子就发大财的人。 衣服角角都扇得死人:讽刺那些由于钱多或势大而大模大样的人。 4.双关 表里兼顾,同时表现。 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 例析: 不进油盐: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到底。   5.借代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用有关的事物或现象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推测出其实在意义。 例析: 吃错了药:表示精神不正常,不合常理。用原因代替结果。 戳鼻子忤眼睛:互相执着对方的鼻子眼睛,形容两人矛盾很深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