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系列文库——
谷谷芽芽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知 点
“谷芽”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谷谷芽芽
【概况】: 异名 蘖米( 《别录》),谷蘖( 《澹寮
方》),稻蘖( 《纲目》),稻芽( 《中国药典》) 。
基源 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的成熟颖果经加工发芽者。
原植物 稻Oryza sativa L . 历史 《别录》收载蘖米为中
品,陶弘景还曰:“此是以米作蘖。
非别米也” 。
《纲目》载:“稻蘖一名谷芽” 。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
。
【生药】: 采集 稻欲成熟后收取。
药材全中国产稻区均有生产,以南方各省为多。
鉴别 性状 谷芽长椭圆形而扁,两端略尖,长7~
9mm ,宽3~4mm 。
外稃坚硬,表面黄色,有5条脉;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
片2枚,长约2mm ,淡黄色,膜质,由一侧浆片内伸出
淡黄色弯曲的芽(初生根) 。
内稃薄膜质,光滑,黄白色,内藏果实,质坚,断面
白色,有粉性。
气无,味微甜。
加工炮制 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
器中,上盖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
长约3~6mm 时,取出,晒干。
①炒谷芽 取原药材,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放
凉。
②焦谷芽 取原药材,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放
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鼠。
。
【化学】: 含蛋白质、脂肪、淀粉、淀粉酶、麦芽
糖、腺嘌呤及胆碱。
参考文献 日本植物成分总览.第3卷.株式会社佐佐
木书店,1956 ∶537 ,59 1,605 【药性】: 性味 甘,
温。
① 《纲目》:“甘,温。”
② 《本草经疏》:“苦。”
归经 入脾、胃经。
① 《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②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③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效 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主治 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① 《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② 《食物本草会纂》:“ 除烦消食。”
③ 《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
痢,烦渴,消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陈皮,治胸脘痞满,不
思饮食。
②配鸡内金,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久病胃气不
苏,不饥少纳等症。
③配厚朴、陈皮,治食积胀满。
④配山楂、陈皮、红等,治饮食停滞,胸闷胀痛。
⑤配党参、白术、山药,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
症。
⑥配麦芽、山楂,治食积满痞,不思饮食等症。
方选和验方 ①谷神丸( 《澹寮方》)启脾进食:谷蘖
120g,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
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30g 。
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
②外感风滞方( 《中药临床应用》)治小儿外感风滞,有
呕吐,发热者:谷芽15g,藿香6g,蝉蜕、防风各4 .
5g,云苓9g,苏梗15g,薄荷(后下)3g,川连2 .1g 。
水煎服。
③ 《山西中草药》:“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炒谷芽
30g,陈皮、苍术、鸡内金、炙甘草各6g 。
水煎服。”
④ 《山西中草药》:“治食积不化,口臭,腹胀:炒谷
芽、炒麦芽各30g,焦山楂、焦神曲各9g,炒莱菔
26g 。
水煎服。”
⑤ 《山西中草药》:“治脾久泻,顽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