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3CH3–C–CH2–BrCH3CH3KOHC2H5OHCH3–C=CH–CH3第十九讲——要点复习1、SN1的特点——正碳离子重排、得到外消旋产物。 叔卤代烃易按SN1反应。2、SN2的特点——产物构型反转。 CH3X易按SN2反应。 3、卤代烃消除一般按E2历程进行,个别情况按E1反应,有正碳离子重排。RR′第八章 醇 醚 酚(醇)R–O–H(醚)R–O–R′ArR(水)H–O–H(酚)Ar–O–H一、醇、醚、酚的分类二、醇、醚、酚的物理性质三、醇的化学性质四、醇的制备和重要的醇五、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六、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OHOH(醇)R–O–H(醚)R–O–R′(酚)Ar–O–HCH3–OH甲醇饱和醇CH3–O–CH3伯醇仲醇叔醇RCH2–OH甲醚(单醚)苯酚R2CH–OH按R–R3C–OHC2H5–O–CH3OH不饱和醇CH2=CH-CH2OHCH2=CH-OH?甲乙醚(混醚)烯丙醇?-萘酚–OH–OCH3–OH–CH2OH芳醇苄醇一元醇–OH按–OH多元醇CH2CH2苯甲醚(芳醚)?-萘酚乙二醇一、醇、醚、酚的分类1、醇RRRRHRHRR2、醚O–HO–RO–RO–HO–HO–HO–HO–HO–H原因: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可与水形成氢键3、酚二、醇、醚、酚的物理性质⑴沸点高:乙烷(-88.2oC);甲醇(64.7oC )分子质量:30 32原因:分子间形成氢键R越大,越不利于生成氢键。原因:与水形成氢键⑵水溶性大:甲乙丙醇(∞)⑶结晶醇:CaCl2·6C2H5OH⑴沸点不高:甲醚(-25oC);乙醇(78.3oC )⑵水溶性大:乙醚(7.9);丁醇(8.0 )沸点高(多为固体),微溶于水。CH2OHCH2OCH3CH2OH197℃125℃84℃CH2OCH3CH2OCH3CH2OH③α-H氧化和脱氢①羟基H被取代(与金属反应)结构分析:β αR—CH—CH—O—H④β-H与-OH消除②羟基被取代(-X、OR)HH练习1:下列物质的沸点,为什么随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子间生成氢键的能力渐弱三、醇的化学性质官能团—OHC2H5OH + Na C2H5ONa(乙醇钠) + H2↑(CH3)2CHOH +Al [(CH3)2CHO]3Al(异丙醇铝)+H2↑C2H5OH + Mg (C2H5O)2Mg(乙醇镁) + H2↑(CH3)3COH + K (CH3)3COK (叔丁醇钾) + H2↑RONa + H2O ROH + NaOH1、醇的弱酸性(与活泼金属反应)用于鉴别醇- R–O–H反应活性:CH3OH>伯醇>仲醇>叔醇H2O>pKa:15.7 16 17 18 19制备醇钠强碱 强酸 弱酸 弱碱苯︰乙醇︰水=74.1︰18.5︰7.4三元共沸物,bp=64.89℃加入苯,蒸出水。R–OH + HXR–X + H2OC-IC-BrC-ClC-O+213.4284.5338.9359.8R–OH+ H+R–OH2-H2O++X-SN1:R+R-XR–OH2R–OH2-H2OX-R-XSN2:δ+δ-[ ]XR OH2SN1SN22、生成卤代烃的反应H+(1)与HX作用OH-①反应历程:亲核取代(酸性条件催化)(H2O作为离去基团)烯丙醇、叔醇、仲醇一般按SN1反应大多数伯醇一般按SN2反应反应活性: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CH3OHCH3CH3CH3CH3CH3+–OH2-H2OHBrCH3C–CH2BrCH3C–CH2 + CH3C–CH2OHCH3C–CH2–CH3+BrBrOHOHH+CH3–CH=CH–CH2CH3–CH=CH–CH2+HBrCH3BrCH3CH3-H2OH+CH3C–CH2–CH3CH3–CH–CH=CH2CH3–CH–CH=CH2-H2O++1,2-甲基迁移练习2:从反应机理解释(次) (主)练习3:从反应机理解释,为什么2-丁烯-1-醇和3-丁烯-2-醇与HBr作用,得到相同的产物?烯丙基正碳离子重排△C4H9–I + H2O+ HIC4H9–OHC4H9–Br + H2O+ HBrH2SO4, △正丁醇OHOHClCl+ HClC4H9–Cl + H2OZnCl2, △卢卡斯试剂(CH3)3C–OH(CH3)3C–Cl+ H2OHCl/ZnCl220℃,1min叔丁醇混浊HCl/ ZnCl2+ H2OCH3CH2CHCH3CH3CH2CHCH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