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家书:张自忠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2015-04-05 央视新闻
?七十年前走向战场,只为挽救民族危亡,
本来早应函达问候,奈何战在紧要前方。
双亲大人,若儿难归,请必保重玉体;
家中的妻,若我难回,望勿以我为念;
亲爱的儿,不要忘记,未曾停止爱你。
2015清明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国民党军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张自忠奉命率第59军急行军增援台儿庄作战,为整个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张自忠将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
他留下了两封信,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将,一封信是致将士们,却没给家里留下只言片语。
这是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前线,张自忠将军写给部下、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亲笔信。
致战友
仰之吾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张 自 忠
1940年5月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将领、各部队:
致战友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张 自 忠
1940年5月1日
张自忠将军的最后时刻
1940年5月7日,张自忠将军亲率3个团的兵力由宜城渡过襄河,一路奋勇进攻,与日军激战9昼夜。日军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不幸陷入敌军重围,身负重伤,16日在南瓜店壮烈殉国。
日军战史资料记载了张自忠牺牲的时刻:第四分队藤冈元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站起,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开枪射击,打中军官头部。张自忠殉国当日,他的部下夜袭南瓜店,拼死抢回张自忠将军的遗体。经查验,张自忠全身八处负伤,右肩、右腿为炮弹伤,腹部刺刀伤,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
张自忠将军的遗体运往重庆安葬时,十万宜昌军民不惧日军飞机盘旋,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者无一退却。
周恩来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湖北民间开始流传这样一首《襄河曲》:“五月的炮火连天响,鬼子三路向西闯。十万铁军上战场,血战襄河保家乡!看吧!大洪山边,张自忠将军为国成仁,唐白河头,战死了钟毅师长。辉煌!辉煌!这是最后胜利的曙光!
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救国军歌
这首由塞克(陈凝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创作于1935年,堪称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陈凝秋早在日寇侵华初期,就在东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35年,奔向抗日文艺中心上海的他决定写一首军歌。当时,共产党发表了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于是,“枪口对外”,就成了他腹稿歌词的第一句,而抗日战争必然胜利、中华民族必然解放,“永做自由人”就成了他腹稿歌词的词眼,作为每节的尾句,并且署名塞克,“塞克”取自苏共“布尔塞维克”谐音。
作曲家冼星海拿到歌词后,仅仅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就谱出了曲子!
这支《救国军歌》经新生合唱团的首唱并在上海抗日救国会组织的群众大游行中歌唱后,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支抗战名歌。
救国军歌
塞克作词 冼星海作曲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瞄准敌人,一弹打一个,一步一前进。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装好子弹,瞄准敌人,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后记:从4月1日起,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报道分为三部分:家书重读、故地重游、后人重访。筛选出抗战英烈在战火中写给父母、妻儿、恋人的家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