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 割让地,如香港(1842年英国)、澳门(1887年葡萄牙)、九龙(1860年英国)以及甲午战后台湾的所有城市(1895年日本) 租借地,如九龙“新界”(1898牛英国)、青岛(1898年德国、1914年日本)、威海(1898年英国)、旅顺及大连(1898年俄国,1905年日本)、广州湾湛江(1899年法国)等 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附属地城市,前者如哈尔滨、满洲甲、海拉尔等(1896年俄国),后者包括奉天、长春、营口、安东等(1905年日本) 占领地——云南勐乌、乌得(1895年法国),以及1931年以后日本占领东北全境的所有城市。 租界城市 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镇江、九江、沙市 约开商埠城市 除沿海、沿江地区的口岸城市如福州、宁波、烟台及南京、芜湖、沙市、重庆等城市悉数开放外,英法和沙俄还强迫清政府开放西南、西北及华北广大内陆和边疆地区的陆埠;日本也不甘落后,仅在1905年日俄战后,一次就强迫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增开凤凰城、辽阳、铁岭等16处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近代工业城市的出现 近代矿工城市(镇)的出现 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小城镇普遍发展 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东北城市集聚区的形成 沿海城市带的兴起 沿江城市轴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 工业区和交通站场的出现 公共设施(以前叫公共建筑)内容增多 市政公用设施发展 资本主义商业街区和新的市中心出现 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 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近代城市发展变化的类型 变化程度很大的城市 局部发生变化的城市 基本没有变化的城市 变得衰落的城市 近代城市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1840--1895年,即从鸦片战争爆发一中日《马关条约》签订(55年) 从1895--1931年,即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一“九·一八”事变爆发(36年) 从1931—1937年.即从“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7年) 从1937—1949年,即从“七·七”卢沟桥事变一新中国成立(12年)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近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由外国侵略者所制定的城市规划,大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只对城市部分地区制定规划图,局部地区按规划进行了一些建设 有明确的城市总体规划意图和较为完整的规划图纸,城市大部分或局部地区按照规划图建设 如青岛、哈尔滨、长春 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城市 南京城市规划——“首都计划 上海的城市规划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 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 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 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 1949—1960年,中苏友好结盟时期 1960—1979年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大国对抗时期 1979年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中国走向对外开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实现了持续增长,并进入了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近20年来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大城市 小城镇迅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国家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 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 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规划事业法制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事业发展一停滞一复苏一大发展的历程 由城市规划编制条例——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总体演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