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区别:托物言志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象征重在客观意义,事物本身具有这样的本质,如草、白杨两者本身具有坚强、高大)、联想、比喻、(以物喻人)拟人、双关、衬托、对比 解题步骤归纳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1)物的这些特点与人的哪些品质相似? (2)物与诗人自身经历、所处社会环境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与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物相似。 (3)诗人借此物要抒什么感情,言什么志向? 咏物诗可分为纯咏物的和借物抒怀的两大类 。 纯咏物直接描写物象,表达对此事物具有的品质的赞美(希望能具有这种崇高的志向,高洁的品格)或者批判。 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诗通过赞美“竹石”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露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隐寓诗人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品质。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是纯粹的咏柳,通过比喻,曾诗也是写春柳,表面上看,是讽刺柳条得意轻狂,柳絮不自量力,实质上抒发作者对那些得势便忘乎所以妄图一手遮天的权贵的厌恨之情,是借物喻人,咏物刺世,咏物抒怀。 理解: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咏 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有的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 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玄鬓”,黑色鬓发,这里指蝉的双翼,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 咏物抒怀诗还可分为下列数种:1、托物言志。像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自喻,宣示自我孤高自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追求。 示 例 画菊 郑思肖 (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不并”、“独立”——不媚世俗的清高、傲然。“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保持香气,决不被北风吹落,比喻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北风比喻北方的少数民族。 ? 孤 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解析]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2、借物刺世。如韩偓《观斗鸡偶作》晚唐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这首绝句通篇用相斗之鸡来象征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尖锐而辛辣地嘲讽和鞭挞了他们只知对内争权夺利 、残民逞强,对外却不思抵抗异族侵扰 。 首句 “ 何曾解报稻粱恩 ?” 说明人民以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养活了他们,但是他们却根本不思、也不“解”报恩,写出了藩镇势力的忘恩负义。金距花冠气遏云”是极写藩镇势力的好斗性。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不措在最大限度上以“金距”、芥羽”伤人;写的是藩镇势力对内的表现。诗的后两句藩镇军阀对待外来侵略者的态度。然而,当外部敌人“枭鸣”于国土之上、危及社稷时,他名为斥斗鸡,实则斥“内战”“内乱”的群小。他们大敌当前,无心更无力抗拒,却用极其毒辣的手段,必欲置同类于死地,亲者痛,仇者快,伤天害理,丧尽天良。 3、咏物明理。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北京市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 F-DZW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说明书.pdf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试题 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信息技术-脑机接口行业深度报告:脑机接口,未来正在到来.docx VIP
- 成立婚介公司商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最新重庆中考英语答题卡模板.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婚介网站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VIP
- 重庆中考英语答题卡模板.docx VIP
- 战舰与海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网课期末考试答案.pdf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