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丁云霞 教学目标: 1、学习鉴赏评价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点,品味古诗词的语言。 2、通过归纳整理,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在积累古典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古诗词之美。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复习中考专题——古诗词鉴赏。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大家认为古诗词鉴赏可能考查哪些内容呢? 如:感知内容、体会情感、辨析手法、品味语言……(板书) 二、评析班级学生诗歌鉴赏答题情况(2012年南长区一模):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1、赏析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借助柳条、藤蔓、黄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分) 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2)这首诗的用词,非常讲究情味。请你赏析“柳条藤蔓系离情”中的“系”字。(2分)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书写作者不忍离去之情(1分),同时又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面的情景(1分,写出一点即可)。 评析步骤: 1、展示诗歌鉴赏题目; 2、分别列举学生的错误答案,分析出现的问题,后出示参考答案进行对照。 其中第二题“品味语言”学生失分严重,是诗歌鉴赏的一大难点。今天,我们就重点复习如何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 三、具体分析手法,品味语言: (一)抒情方式: 1、出示2011年肇庆市中考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3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1分) 、思念友人(1分)的感情,借景抒情(1分)。 2、知识链接: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 3、结合课内古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抒情方式,积累古诗词。 4、举例: 请分析下面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参考答案: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二)修辞手法: 1、出示2011年菏泽市中考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1分),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1分)。 2、知识链接: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结合课内古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积累古诗词。 4、举例: 下面诗歌开头两句是如何表现“愁”的?(2分) 客发笤溪 (清)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急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参考答案: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客愁比喻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突出客愁之绵长。 (三)表现手法: 1、出示2010年无锡市中考题: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唐)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参考答案:选D,应为“实写”。 2、知识链接:表现手法,有比兴、双关、夸张、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映…… 3、结合课内古诗词,进一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古诗词。 4、举例: 下面诗歌中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参考答案: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四)鉴赏方法小结: 辨析手法、品味语言 1、学会审题,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