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00 多年前,晏子 “ 橘生 淮南 则为橘 , 生于 淮北 则为枳。” 何谓“淮南”、“淮北”? 此处“淮”指的是“淮河”。 这说明在 2500 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 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晏子使楚》 第一节 秦岭 - 淮河一线 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东西走向 淮河的流向是 自 向 。 西 东 秦 岭 淮 河 线 目前淮河的河水 大部分经 注 入东海。 一、秦岭与淮河 长江 秦 岭 淮 河 均为东西向 甘 陕 豫 皖 苏 一、秦岭与淮河 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 ,位于秦岭 — 淮河线以 北的有哪些? 。 1 、湖北 2 、河北 3 、江西 4 、山东 5 、浙江 6 、山西 2 、 4 、 6 阅读: P75 阅读材料 秦岭印象 淮河印象 淮河 ? 50 年代淘米洗菜, 60 年代洗 衣灌溉, 70 年代水质变坏, 80 年代鱼虾绝代! 害河 夺淮入海 阅读材料思考: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1 、 黄河夺淮如海是指:黄河破堤决口后,携带大量泥沙的 黄河水侵夺了淮河的河槽,与淮河并流入海。 黄河夺淮如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乱,而且带来的大量泥沙 淤高了淮河河床,使中游变成了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 淤塞。导致淮河两岸成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旱涝俱全的重灾区。 2 、淮河流域一带民谣: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 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由于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注入,污染严重。 治理:上、中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 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 治理: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 根据什么划分的? 根据什么划分的? 根据什么划分的? 亚热带 温 带 暖 温 带 中 高原气候区 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 性,地 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性。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 地理区域 和 地 理界线 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 差异 二、秦岭 -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课本第 76 页活动 ? 我国某东西走向 的山脉,山北以旱地 为主,山南以水田为 主;山北树木冬季落 叶,山南树木大多常 绿;山北人们以面食 为主,山南人们以大 米为主食。 猜一猜,这是我国 的哪一条山脉? ? (秦 岭) 观察图中所示分界线 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秦岭 —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 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 分布,加深对秦岭 — 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 ( 1 月份 0 ℃ 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 界线) 南 北 太白山 点苍山 汉水 3000 2000 1500 500 200 (米) 沿 107 o 48 E 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 1955 年 1 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 安最低气温为 - 20.6℃,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 为 - 7.6℃。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两地气温差异形成的原 因吗? 北 秦 岭 寒潮 南 北 太白山 米苍山 汉水 3000 2000 1500 500 200 (米) 沿 107 o 48 E 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 (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小组讨论 秦岭 — 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小麦 花生 油菜 水稻 北面 南米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 小,甚至没有坡度,房 檐较短,墙体厚,单面 开窗,比较封闭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房檐较长,墙体高,多敞口 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以水路运输为主 秦岭 - 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北 南 1 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0℃ 0℃ 结冰 不结冰 800 毫米 800 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快速抢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