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主干梳理zhugan《古代
干主干梳理
zhugan
知识点一:
知识点一:重农抑商
(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表现
①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实行,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工商业的管理
1.特点: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2.表现
(1)秦朝:统一、货币,运用严密的法律进行经济管理。
(2)汉代:西汉对商人实行重税,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3)唐代: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和废止,限制市的交易时间,严格管制商人和市场。
(4)古代王朝还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
3.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明清时期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
(1)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
(2)清朝顺治年间颁布“”和“”。
(3)明清有些时期短暂实行的所谓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直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3.影响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易错提醒
易错提醒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2.表现
明代:①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②出现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清代:①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②除纺织业外,景德镇的制瓷业、云南的冶铜业、陕南的造纸业、台湾的制糖业等都出现了类似的新的生产关系。
3.影响: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4.特点:
(1)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2)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往往夭折、中断。
5.发展缓慢原因
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的政策,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深化探究
深化探究
主题一: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主题一: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讲史料
史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史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史料三 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海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练史料
练史料
史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史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探究
探究
(1)指出史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史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主题二: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主题二: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讲史料
讲史料
史料一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