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系统.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疑难杂病八大证治(人民军医出版社)王 付 王付,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连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出版《伤寒杂病论》著作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出版研究经方著作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出版独著著作居全国中医学界之首位;★发表学术论文居全国方剂学界之首位;★每周六上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7诊室上班;★网站:王付经方网站学习《伤寒杂病论》的有关参考用书 ★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 ★伤寒杂病论思辨要旨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 ★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 ★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 ★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疑难杂病为何难辨难治? 一是未能从错综复杂的病变证机中认清疾病的主要矛盾方面; 二是未能从庞杂的症状表现里“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三是未能从不典型的病证表现中认识病变本质的特殊性; 四是未能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最佳方药治疗病证。辨治疑难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一是从病证表现中辨清病变属性; 二是从疾病演变规律中寻找内在关系; 三是从复杂多变的症状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四是从病变证机中确立相应的治疗方药。第三章 神经精神系统 第一节 从气证治 一、心气虚弱证 二、心肺气虚证 三、气虚络瘀证 四、肺气虚弱证 五、肝气郁滞证 六、气逆动风证 五、气闭心窍证一、心气虚弱证 1、主要症状:心悸,气短,动则尤甚。 2、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自汗。 3、检查体征: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4、可能伴随的症状:直立性头晕,或四肢沉重,筋骨酸痛,动则喘咳,或喃喃自语,或畏惧怕人,或小腹拘急,或腰痛强痛,或大便溏泄。 一、心气虚弱证 治疗方案:补益心气,安神定志。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 人参10g 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三、气虚络瘀证 1、主要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2、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汗出。 3、检查体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涩。 4、可能伴随的症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不荣,肢体水肿,大便不调。 三、气虚络瘀证 治疗方案:益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 黄芪120g 当归6g 赤芍5g地龙3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3g五、肝气郁滞证 1、主要症状:精神抑制,情绪不宁。 2、临床表现:胸闷胁胀或疼痛,喜太息,嗳气。 3、检查体征:舌淡,苔薄,脉脉弦。 4、可能伴随的症状:脘闷纳呆,或喜怒无常,或痴呆寡言,或语无伦次,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五、肝气郁滞证 治疗方案: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代表方剂:四逆散 柴胡12g 枳实12g 芍药12g 炙甘草12g五、肝气郁滞证 1、主要症状:精神抑制,情绪不佳。 2、临床表现:胸胁胀闷或痛,喜太息,嗳气频作。 3、检查体征:舌淡,苔薄,脉弦。 4、可能伴随的症状:脘闷纳呆,或喜怒无常,痴呆寡言,或语无伦次,或女子月经不调,经期乳房胀痛。 五、肝气郁滞证 治疗方案: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代表方剂:四逆散 柴胡9g 白芍6g 枳实12g 炙甘草12g六、气逆动风证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或神志昏迷。 2、临床表现:胸闷,手足抽搐,口吐涎沫。 3、检查体征:舌淡,苔薄白,脉弦。 4、可能伴随的症状:恶心呕吐,或脘闷纳呆,或牙关紧闭,或两目上视,或喉中痰鸣,或胸胁胀闷,或心烦,或失眠,或多梦,或女子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 六、气逆动风证 治疗方案:降逆化痰,息风止痉 代表方剂:定痫丸 天麻10g 贝母10g 半夏10g 茯苓10g 茯神10g 胆南星5g 石菖蒲 5g 全蝎5g 甘草5g 僵蚕5g 灯心草5g 陈皮7g 远志7g 丹参20g 麦冬20g 朱砂3g第二章 神经精神疾病 第二节 从血证治 一、血瘀气滞证 二、血瘀精亏证 三、瘀阻经窍证 四、血热动风证 五、血瘀风痰证 六、血虚动风证 一、血瘀气滞证 1、主要症状:肢体震颤,麻木不仁。 2、临床表现:肌肉强直,动作不利,肌肉拘紧。 3、检查体征:舌质紫或暗或瘀斑,舌薄,脉细或涩。 4、可能伴随的症状:多梦,或易怒,或情志不遂,或头晕,或目眩,或健忘,或耳鸣,或胸胁胀痛,或饮食不佳,或情绪抑制。 一、血瘀气滞证 治疗方案: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代表方剂:抵当汤与四逆散 大黄9g桃仁4g水蛭60g 虻虫8g 柴胡12g 枳实12g 白芍12g 甘草12g 二、血瘀精亏证 1、主要症状:反映迟钝,语言不利,面色晦暗。 2、临床表现:记忆力减退,腰酸退软。 3、检查体征:舌质紫或暗或紫斑,苔薄,脉沉或涩。 4、可能伴随的症状:头晕,或耳鸣,或运动障碍,或腰以下冷,或手足不温,或手足心热,或口干欲饮水,或夜间疼痛加重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