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君主与群臣之间,是一种买卖的商业关系。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重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韩非子?难一》 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 《韩非子?饰邪》 地主与佣客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交换的买卖关系。 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以“自为心”为出发点的交易关系。 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之所加也。 《韩非子?备内》 韩非子由此得出结论: 无论什么人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一种“自为心”的利己行为,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3.“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韩非子认为,正因为人性“好利恶害”,所以才有可能以行赏法制驱使民众、控制群臣,达到治国之目的。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韩非子?八经》 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 《韩非子?六反》 韩非子所提倡的“人治不如法治”、“任贤不如任术”的刚性管理,都是建立在他的“自为”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 四、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 1.自然无为是人之本性 人和万物皆禀道而生,得于“道”而为万物之本者,即为物之性也;得于“道”而为人之本者,乃人之性也。老子所谓“道法自然”,即肯定自然无为是道的本性。禀道而生的人和物的性也是自然无为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 《庄子?马蹄》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庄子?养生主》 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惷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庄子?天地》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庄子?马蹄》 2.“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人之自然本性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十六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老子》五十七章 第一编 管理与人性第1章 中国管理与人性假定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二、“宽猛相济”、“礼法合一”的管理之道与 荀子的性恶论 三、法家的“循法而治”与韩非的“自为”人性 论 四、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超善恶”的自然人 性论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孟子的性善论 3、“善教”与“善政”的管理之道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第一次从哲学高度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 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含有后世各种人性论的思想萌芽。 2.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这一根本认识出发,提出了系统的性善论: (1)人生而具有善性。 人的善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 《孟子?告子上》 (2)人既生而具有善性,那么恶从何来?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离娄下》 人之后天之恶性,完全是由“耳目之官”与外物相交、为外物所蒙蔽所造成的。 3.“善教”与“善政”的管理之道 孟子所谓“善教”:主张在修心养性上“养心莫善于寡欲”。 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