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途径资料讲解.ppt

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途径资料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12-24 太阳能热水器近年来迅速发展,目前,全国约有1000多家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近110亿元,并已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业人数达到20多万人。 我国80年代开始风电设备国产化工作,先后研制成功单机容量200千瓦、300千瓦风电机组。九十年代后期又自主开发了600千瓦和750千瓦的风电机组,并正在研制开发兆瓦级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 我国沼气技术从最初单纯的能源利用已发展为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的综合利用,并广泛同养殖业、种植业相结合,成为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县(市)都有农村能源管理和服务机构,沼气施工工程队伍及服务站达到2800多个,从业人员2.4万人。 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成套技术已日趋成熟,可根据处理对象和处理后综合利用的特点,进行包括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输配、废液后处理的全部工程设计和建设。 生物质气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二十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建成了500多个气化站,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气化炉、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和干馏热解气化炉等,并自主建设了一批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站。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可再生能源发电。到2010年,小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容量总计达到约6000万千瓦,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0%左右,其中小水电5000万千瓦,风力发电4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5万千瓦。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2%,其中小水电7500万千瓦、风力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2000万千瓦,太阳能500万千瓦。 需新增主要能源供应能力情况 3、安全隐患不断增大 (1)石油进口大量增加将是能源安全的最大隐患 在继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投入,但没有获得大突破和世界能源技术未发生革命性变化前提下,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2.5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5%。 从全球范围看,未来50年内,石油资源还不至于枯竭,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控制了世界绝大部分石油资源;海外石油供应运输线漫长;石油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政治、外交及军事形势紧密相关,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霸权主义势力和一些国家、地区的动荡,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在剧烈波动中上涨,都可能构成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威胁,进而波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2)天然气供应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使用天然气的北京、天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出现供应中断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影响社会稳定。二是除四川外,其他地区天然气供应基本是长距离、单一干线对单一用户,天然气供应体系十分脆弱。 (3)电力供应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美国加州供电危机和“8.14”美加大停电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在电力系统内也有很大影响。但电力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许多大型建筑和重要设施没有电力中断的应急措施,独立、分散、灵活、安全、可靠的电力备用体系尚未建立。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影响电力安全运行的因素增多,技术更加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其波及范围和造成的损失将更广、更严重。 (4)煤炭安全观念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煤矿安全事故降下来,二是根据我国大量煤炭需要长距离运输的特点,注意防止和消除煤炭运输系统的安全隐患,以免煤炭供应中断。 4、环保矛盾更加突出 未来能源发展需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双重要求,如何在不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同时,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2020年,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环境难度进一步加大,国际上要求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山西、内蒙古和西北等煤炭富集地区严重缺水。火电开发与水资源的矛盾将十分突出。 5、能源效率低制约可持续发展 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存在巨大的伸缩空间。由技术、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能源效率,是影响未来我国能源需求水平的关键因素。不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单纯加大建设力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全面建设高效、节能型经济社会,实现我国能源效率的跨越式提高,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独特能源发展道路是今后能源工作的重点。 三、能源相关政策走向 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国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和清洁

文档评论(0)

138****7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