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我国事业单位员工考试行测数学应用题精华.pdf

国家我国事业单位员工考试行测数学应用题精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应用题精华 ——公考中数学知识部分如何学习的计划安排和心得 ! 1、数字推理(每天必须练习) 开始的前 3 周, 每周 1.5 小时, 主要是以看和归纳为主。 3 周之后要能丢开资料自 己可以回忆出数字推理的若干种类型。特别是经典的 7 大类型 3 周之后 看是 1 周(每天半小时的计时练习。每道题目不得超过 53 秒),从第 5 周直 到考试, 每天都要用 10 分钟~15 分钟的时间不停的巩固和练习这数字推理。主要是保持和 培养数字敏感性和了解一些新的题型(新的题型以了解为主,不要强求) 2、数学运算。(我建议集中时间整理和复习 准备时间应该是在 2 个月以上) 首先,先对国考,或者你所参加的地方考试的题型和命题风格做一个了解。 看看这些 数学运算试题的难度系数如何。 总结归纳常见的考试类型。如果你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 你还可以归纳考察的思维方向是来自哪几点 (这个比较重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点,可以借 鉴老师,或者网络,借鉴别人的与此相关的总结) 其次是平时的练习。应该划分专项来练习。专项的划分就是根据第一步你对考试类型 的划分。 学会总结方法 (方法不是公式,只记住公式那是没用的,必须去掌握公式的由来) 。练习的题源应当以 国家(03~至今),北京(05~至今),山东(04~至今),浙 江(05~至今),江苏(04~至今),辅助于 福建(06~08 年)等地的真题为主。 最后通过练习,必须学会做总结归纳,做好笔记。 对每种类型都要学会用一句话或 者一段简洁的话写出你的感受和观点。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 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 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 (包括轻重缓急 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 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 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 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 过 3 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 20 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 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 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 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 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1. 数学运算的大致常考类型 (一) 数字推理 (1)数字性质:奇偶数,质数合数,同余,特定组合表现的特定含义 如∏= 3.1415926,阶乘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间隔差、间隔比数列。 (3)分组及双数列规律 (4)移动求运算数列 (5)次方数列 (1、基于平方立方的数列 2、基于 2^n 次方数列 ,3 幂的 2,3 次方交替 数列等为主体架构的数列) (6)周期对称数列 (7)分数与根号数列 (8)裂变数列 (9)四则组合运算数列 (10)图形数列 (二) 数学运算 (1)数理性质基础知识。 (2)代数基础知识。 (3)抛物线及多项式的灵活运用 (4)连续自然数求和和及变式运用 (5)木桶(短板)效应 (6)消去法运用 (7)十字交叉法运用(特殊类型) (8)最小公倍数法的运用(与剩余定理的关系) (9)鸡兔同笼运用 (10)容斥原理的运用 (11)抽屉原理运用 (12)排列组合与概率:(重点含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插板法已经变式, 静止概率以及 先【后】验概率) (13)年龄问题 (14)几何图形求解思路 (求阴影部分面积 割补法为主) (15)方阵方体与队列问题 (16)植树问题(直线和环形)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