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处理工艺历史世界范围内记录:公元前2000年1804 英国 巴士列 首先应用沉淀过滤;1884 美国 桑莫维利建成第一座经混凝沉淀的快滤池处理工艺中国 记录:1637年有明矾净水记录1879 旅顺龙引泉供水1882 上海建设了第一座取用地表水源的水厂-杨树浦水厂至1949年,全国只有72个城市建有水厂,日供水量达240万吨,供水管道6600公里,这些水厂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或租界地区,很少由我国自行设计 至 1997年,供水城市668个,日供水量为2.06亿吨,供水管道21.6万公里 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中国水处理工艺发展历程50年代始创阶段 学习苏联经验和理论,苏联专家协助和自我技术革新典型工程:包头钢厂取水工程、上海(30万吨/日)、福州洪山桥水厂60-70年代创新和成熟阶段 脱离苏联影响,走向百花齐放、吸收各国先进技术阶段,创立了我国设计、设备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体系,在科学研究、技术理论、工程设计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科学研究、技术理论 对斜管沉淀池、脉冲澄清池、滤池的改进设计研究;杭州避咸蓄淡水库、金山石化总厂和秦山核电站海水取水工程;高浊、低温低浊水、除铁除锰理论和技术;完成第一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73)修编工作典型工程 受文革影响,工程不是很多,主要有:兰州西固二期、 武钢二号水源泵站(国家设计1等奖)、株洲第三水厂(70万)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中国水处理工艺发展历程80-90年代向现代化发展阶段 改革开发,经济高涨,给水建设的高潮。水源水质恶化,有机污染防治成为重点,生物处理取得重要进展。供水系统:长距离输水工程,区域供水工程建设特色:浅层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变频供水、水厂自动化、水厂布置(密集型、半埋式等)典型工程:北京水源九厂(100)、上海长桥水厂(140)、引滦入津、深圳梅林水厂(60)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水处理工艺概述1 常规处理工艺混合 水力混合、机械混合絮凝 水力絮凝、机械絮凝沉淀和澄清 平流沉淀、斜管沉淀、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过滤 快滤池、双阀滤池、无阀滤池、V型滤池、虹吸滤池2 预处理工艺3 深度处理工艺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水处理工艺发展深度处理、预处理工艺发展(水源污染)反应器理论在构筑物设计中应用(优化设计)科学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法(工程经济学)仪表自动化监控设计水厂排泥水处理小型成套净水装置和水厂设计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混 合目的将药剂充分、快速、均匀扩散于水体基本要求混合时间:10-60s搅拌G值:600-1000s-1高分子絮凝剂,混合不宜过分急剧与后续构筑物越近越好,尽可能直接连接,最长距离不宜超过120米与后续构筑物连接管流速宜控制在约0.8-1.0m/s。混合方式水力:管式静态混合器、扩散混合器、隔板、跌水、水跃机械:浆板式、推进式、涡流式水泵混合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水泵混合优点:混合效果好、节省设备和动力缺点:管理复杂、管道距离长不能使用、对水泵叶轮有轻微腐蚀设计要点:加水封箱,防止吸水管吸入空气;原水泵房距絮凝池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米近几年很少采用,原因如下:水泵混合G值达不到要求;水泵出水合并成后重新分成数根进入絮凝池,难以精确计量,不宜进行自控;一般水厂原水泵房与絮凝池距离较长。在管道形成絮体,进入絮凝池被破碎,影响絮凝效果。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管式静态混合器构造及原理根据叶片构造分成成对分流、交混混合、旋涡反向旋流,投药管插入管内1/3处。优点:设备简单、维护方便、混合效果好、不需要土建构筑物缺点:受水量变化影响大;水头损失大;混合器结构复杂。设计要点流速1m/s左右,水量变化不大水厂,一般取2-3段;水头损失0.5-0.8米,一般小于0.5m计算公式水头损失: H=0.1184×n×(Q2/D4.4)式中:Q-流量(m3/s);D-直径(m); N-单元数量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扩散混合器构造 优缺点 同静态混合器设计要点适用于中小规模水厂,孔板滤速采用1.0-1.5m/s,混合器长度不小于500mm,水头损失一般0.3-0.4m水头损失计算h=ζ×v22/(2g) v2=v1(d1/d2)2 d1-进水管直径; d2-孔板孔径; V1-进水管流速;v2-孔板空口流速d1400500600700800d2200440500600700d3200250300350400水处理工艺设计-给水隔板混合池构造优点:构造简单、混合效果好缺点:难以适应水量、水温变化,占地面积大,水头损失大设计要点:适用于大中型水厂;每道隔板的间距L等于槽宽(1-2)B;缝隙流速1m/s,最后一道隔板后中水深不小于0.4-0.5米,槽中流速0.6m/s,混合池中设3道隔板;设计计算水流通过隔板孔洞的水损为h=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