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之丰子恺《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子恺《渐》 【丰子恺《渐》】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 莫如渐 ;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 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慷慨豪侠的青 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 ;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 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 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 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 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 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 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 的进行不象山坡而象风琴的键板,由 do 忽然移到 re, 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 ;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 行地由 do 忽然跳到 mi ,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 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 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这在女人恐怕尤 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 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 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 的。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阴阳潜移, 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 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 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 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 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 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昼夜也是如此: 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 ( 目力能 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 ),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 觉昼之已变为夜。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 的推移的痕迹。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 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 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 ! 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 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宇宙的根本的摇动,世界人类的末日临到 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 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 的一大诡计 !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 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 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 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 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 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 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 苦劳 ! 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 总觉得是不动的 ;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 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 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 ! 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 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 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 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 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 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 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 ;对于百年的 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 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 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 (或短暂时的美誉 ); 有的见众人争先下 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 !大家都要下去的 !然 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 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象现在的世界上的 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 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 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 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 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 (blake) 也说:一 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