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覆地载
在有实物可考的建筑发展史中,中国建筑正式出现应该追溯到史前社会,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半坡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其总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有密集排列的四五十座居住房屋,这些房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面积在20-40平方米左右。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宽5-6米的壕沟,起到防卫的作用。这种早期的部落,可以说是后来中国古代城市的雏形。半坡遗址共发现了400多个柱洞,这种柱洞很大,直径都在20厘米左右,最深能够达到70厘米。柱洞的发现,证实了祖先的住房内矗立着高大的支柱,这些支柱使得房屋变得更加稳固,同时表明了中国的土木结构建筑有了悠久的传统。
1928年初春,中国学者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古代建筑遗址——安阳殷墟。殷墟遗址不仅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精美文物,同时全面系统的展现了31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高大的台基上支撑着巨大的屋顶,从台基的高度和屋顶的大小,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等级的不同。殷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在后来的秦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汉代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明堂辟雍。辟雍多只圆形水池,而明堂为水池上的方形建筑。根据专家推测复原,明堂平面正中的中心建筑坐落在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台基上,呈亚字形台榭,中心建筑周围有四面围墙,四向院门和四角曲形配房围成方院,围墙外环绕一圈水渠,整组建筑形成了“圜水方院”和“圆基方榭”的双重外圆内方格局。
建阙是汉朝建筑的一大特点。阙是塔楼状装饰性建筑,通常建于道路两旁作为建筑入口的标志,以加墙整个建筑群的浓重感。根据《说文解字系传》的解释,阙这种建筑物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所以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周礼·天官·太宰》上就有“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的记载。因此,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
阙的种类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约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国门阙等。宫阙位于帝王之居宫门前面,自汉魏以后已有变化,逐渐与皇宫大门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了。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建于公元209年的汉阙,为我国现存汉阙中保存最完好的仿木构型阙的实例。汉阙不仅具有丰富的雕刻内容、精湛的雕刻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手法,还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从史前社会到秦汉时期的几千年中,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不断完善,使房屋的空间从宽度和高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使框架式结构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为后来中国建筑的不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ppt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 一种大吨位玄武岩纤维锚索整体张拉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