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康有为的书法艺术特色 摘 要 康有为作为清代碑派书法大家,独尊北魏楷书碑刻而自创新格者,创“千年未有之新体”。他借北魏“托古改制”寻求个性风格,而后得见汉魏六朝及唐宋碑版数百本,临写,研究后,“于是翻然知帖学之非”,又撰《广艺舟双楫》创立“碑学”艺术观,总结“魏碑十美”,改弦更张,实现了书法创作由帖向碑的彻底转换。 关键词:康有为;碑派书法;《广艺舟双楫》;艺术风格. Abstract Kang youwei wrote calligraphy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was a self-innovator of the northern wei script, which was the new body of the millennium. He borrowed ancient restructuring northern wei seek individual character style, and then to see 6 dynasties and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BeiBan hundreds of this writing, research, and has known for study of the, and from the wide yizhou double renewed founded stone inscription rubbings artistic value, summarize wei rubbings perfect, change, realize the calligraphy creation complete transmission by post to the tablet. Key words: Kang youwei; Tablet sent calligraphy; The wide yizhou double renewed; Artistic style. ? 目 录 TOC \o 1-2 \h \u 15154 摘 要 I 20562 Abstract II 17095 目 录 III 5722 前 言 1 6529 一、康有为书学渊源 1 23131 二、康有为书学思想 1 11533 (一)“开新”思想 2 22690 (二)帖学、碑学说 2 151 (三)方笔、圆笔说 3 1935 三、康有为的书法艺术风格 3 14672 (一)笔法——圆融劲辣 4 18044 (二)体势——捭阖开张 5 5210 (三)意态——萧散拙朴 6 结 语 7 参考文献 8 谢 辞 9 前 言   关于康有为,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戊戌变法”,这场近代史上的政治变革也被称之为“康梁变法”,其中的“康”指的就是康有为。康有为的事业成就涉及多方面,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康有为又称康南海,一方面,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但改革成效并不显著。由于当朝皇帝的软弱无能和朝廷的强权镇压,导致这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充当了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候,他已然站到了历史的对立之面。关于他一生的成就后人众说纷纭。另一方面,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亦不能被他辉煌的政治光芒所掩盖。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提出了“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之碑学,发动了近代书法史上的一场深刻的“变法”运动。在上述论述中我们了解到了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为碑学书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风格更被近现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一、康有为书学渊源 清朝大兴文字狱,弄得民心动荡,百姓敢怒不敢言,唯恐招来杀身之祸,于是纷纷埋头治学。经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剂良药,人们纷纷实事求是,钻研圣人之道。随着北碑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碑学思想便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提出了书法史上一个与帖派相对立的碑派系统,阮元提倡北碑,伐木开道, 作之先声,可谓对书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阮元的“二论”是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的话,那么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则是碑学理论完全意义上的建立和完善,为清代碑派书法走向兴盛推波助澜,此后,康有为在阮元、包世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和鼓吹,使得清代碑学步步深入,在帖学之外找到一条新的道路[1]。 二、康有为书学思想 康有为以“广”字秉承包世臣《艺舟双楫》所奠基的碑学理论,从而扩大、丰富并系统化。 《广艺舟双楫》全书六卷二十章,它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比如书体源流、笔墨技巧和书学经验等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2]。 (一)“开新”思想 康有为的政治改革无不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苏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