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背景与五四文学革命.ppt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背景与五四文学革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上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 上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背景 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影响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二、“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 二、“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 二、“五四”文艺思潮与论争 自由主义思潮与《现代评论》派 何为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尊重个体自由、强调思想宽容。自由主义在政治上主张民主主义,而在个体的伦理道德上,则主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十分看重经验和理性,要求在充分尊重经验的基础上,以一种理智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自由主义强调温和与节制,因此,它反对任何激进的态度,对以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自由主义怀有深深的恐惧和敌视。…… ——王彬彬.读书札记:关于自由主义,天涯,1997.2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 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严格而言发端于五四时期。在这以前,梁启超在《新民从报》鼓吹的“新民说”、严复对密尔、斯宾塞学说的介绍等等,可以视作自由主义的先声,但并未掀起一个时代的狂澜。到五四时期,随着大批经历了英美和欧陆自由主义洗礼的留学生回国和西方思潮的大规模东渐,自由主义遂在中国成为显学,并铸造了五四及后五四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灵魂。 ——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0世纪20-4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由主义文学理论的阐述较全面、彻底。理论家不仅论证了自由主义文学的观念形态,更偏于探讨自由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方式。 (二)自由主义刊物和流派增多,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宣言。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自由主义刊物和派别,有语丝、新月派、现代评论派、自由人、第三种人、论语派、京派等。 (三)自由主义文学创作发展很快,出现大量优秀作家和作品,从而使自由主义文学有了实际的突破。 三、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的立场与宗旨 创造社的立场 创造社转向 语丝社 新月社 新月社 作业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得到了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响应。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地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刘半农(1891-1934) 钱玄同(1887一1939)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新青年》4卷5号)。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918 年, 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把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结合起来,其意义超出了文学领域。周作人则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 ◎白话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 ◎文体得到了大解放与大丰富。 “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现代化的新时代。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进化论 实证哲学 基尔特 社会主义 国家主义 无政府主义 弗洛伊德 主义 叔本华 悲观哲学 尼采 超人哲学 五四 文艺思潮 鲁迅 周作人《人的文学》 胡、陈的文学史观 未来派 立体派 意象派 心理分析派 印象主义 象征主义 唯美主义 浪漫主义 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五四 文艺思潮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论新诗》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郭沫若《女神》 《呐喊》 1、1919年,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论争 2、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