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原文 - 及注释和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及译文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 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 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 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 册。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参考赏析] 主旨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 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 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鉴赏四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 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 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 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 个春秋。“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 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 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 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头说惶 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 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 国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 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 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 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 《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 (宋祥兴二 年)。公元1278年 (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 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 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 诗以明志。 思想感情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 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 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 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 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 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 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 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 《过零丁洋》这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此 诗的下半阙如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 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 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 鉴赏二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 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 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 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 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 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 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 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 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