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拿地策略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doc

论拿地策略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文档 PAGE PAGE 3 — 论拿地策略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 ——由“机会型拿地”到“策略指导拿地” “地拿砸了,一切就都咂了”!面对“面粉比面包贵”,实力派央企(土豪国家队)、品牌上市公司(上市企业队)扫荡式的拿地所形成的寡头垄断,以及地王频现的现状,拿地策略对房地产企业越来越重要。 一、土地策略决定了房企的生死存亡 土地策略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甚至生死存亡。土地是房地产企业主要生产资料,也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企业的理想拿地模式:“地贱、钱多、市场旺”,但现实为“价高、钱缺、市场淡”。目前的土地市场形势造成了没有土地策略的中小房企尴尬局面:不拿地就失业;拿高价地,意味着失败风险大,失败则打回原形,甚至原形都不在。反观实力派央企和品牌上市公司据有明晰的土地策略,不论时间、区域,一旦遇到符合策略/条件的土地,果断获取,进行储备或立即开发,实现不同时期、区域均有土地入账,有效规避高地价带来的风险,实现企业平稳、高速发展。例如:万科以客户导向、向中心城区转移的核心拿地策略;中海以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人群的省会城市的拿地策略;碧桂园以二三线城郊、四线城区,符合同心共享机制的拿地策略。 二、土地策略及存在问题 2017年年初集团确定了新的土地策略,即区域深耕战略,除集团已进入的城市外,原则上不在省外城市拓展新的项目。虽然公司土地策略已经确定,但相关配套的体系未健全,公司的拿地制度、流程、人员未根据土地战略做调整。对区域聚焦、研究还不够,未来预判能力差,土地获取渠道未全面打开,相关专业人员未匹配到位等问题,仍很大程度制约公司战略拿地。目前公司虽然拿地战略比较清晰,但手段仍停留在机会型拿地的水平,这将极大制约公司的发展。 三、健全战略指导拿地的配套体系 围绕2017年年初董事长提出二次创业目标及土地战略,公司要尽快建立、健全土地获取的配套体系,梳理、更新制度流程,强化土地拓展团队,全面打开土地获取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制定公司土地获取标准及条件,便于筛选市场土地信息,准确指导拿地。 2、广开渠道,设立不同渠道负责人,特别是对政府土地部门,主动对市场释放信息,吸引合作单位。 3、修订土地、政府政策、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流程,强化公司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地图研究、土地价值周期判断、区域土地存量研究等功课。 4、制定相应流程、会议体系,定期对土地信息、市场信息等汇报,审批;另一方面土地信息职能筛选、地块科学化测算,提高公司决策效率,避免延误时机。 5、权利下放至区域,形成内部竞争机制,鼓励城市公司推荐优质土地资源。 6、强化拿地团队,核心区域专门成立拿地小组,派驻当地研究土地情况。 四、建立土地获取的考核激励措施 公司每年未设定拿地指标,也未对土地获取进行考核或奖励,不能很好的刺激团队主动去获取土地信息和拓展土地渠道,不利于公司土地获取。建议根据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每年制定土地获取目标,以支撑集团战略目标(没有土地做支撑,战略目标是空谈)。围绕每年的土地获取目标或土地将近报,季度分解,制定高额的奖惩措施,过程和年底考核,给予土地获取责任人一定压力和动力;围绕土地获取制定配套的奖项,发挥员工的自媒体效应,充分打开土地获取渠道。例如:碧桂园区域拿地按照1万/亩奖励团队。 土地是房地产企业的根本,土地策略是保障房地产企业平稳、高速发展的保障,但最终落地执行才是核心,没有相应配套土地策略的体系,再好的策略也无法执行。公司想由“机会型拿地”到“策略指导拿地”转变,就要从拿地机制上做根本的转变,并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的固化的拿地流程体系,全面支持公司拿地战略。

文档评论(0)

Nina_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