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TM技术原理和协议
内容提要
1、通信技术的发展
2、ATM技术的引入
3、B-ISDN协议参考模型
4、ATM信元结构
5、ATM交换原理
6、ATM业务适配
7、ATM信令
8、传输控制
9、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发展
? 通信网的任务
? 信息的转移(传输与交换)
? 电信网的演变
? 电话交换
? 电话交换技术?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B-ISDN(ATM)
? 数据通信
? 分组交换(X.25) ?帧中继(FR) ?ATM ?光交换(WDM)
? 传输技术
? 点对点传输?PDH ?SDH ?ATM ?光传输(WDM)
? 交换技术
数据通信的三种方法: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或分组交换。
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据通信
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电报 电传 模拟 同步
用户电报
准同步 分组 帧 信元
X.21 ISDN X.25 IP HDLC FR ATM SMDS
通信技术的发展
? 电路交换
? 面向连接:双方通信之前通过呼叫建立一条连接。
? 固定速率:定义基本信道,每个连接带宽固定(一个或多个基本信道)。
? 链路保持:保证双方持续的通信,直到通信完毕才释放这条连接。
? 控制简单:各个中转节点只需做简单的中转。
? 资源浪费: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始终占有信道,不管此时有无信息传输。
? 业务适应性差:不适用于突发性强的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
? 报文交换
? 信息分成一个个单元(报文)。
? 各个报文在网络中传输相对独立。
? 信息包含源节点地址、目的节点地址。
? 不需要建立连接。
? 时延无法预测。
? 不能支持实时业务通信。
? 各中转节点要接收完整个报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时延较大。
? 差错控制和应答重发功能较复杂。
? 不适用于B-ISDN(报文交换已变成了更高层的协议)。
通信技术的发展
? 分组交换
? 类似报文交换
- 信息单元进一步分小,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
- 信息长度短,收一个发前一个,不必收完整个报文,时延小。
- 每个分组含目的节点与源节点地址,开销大,源点拆,目的地重装。
- 各个中转节点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处理较复杂;需要软件实现,
速度慢。
- 分组长度可变,交换机的交换结构和缓存器管理复杂,分组网速度受到
限制。
- 只在用户进行信息传输时才占用带宽资源,信道利用率高。
通信技术的发展
? 数据报
- 每个分组可以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节点。
- 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的次序可能与离开源节点时的次序不一样。
- 需要在目的节点处重新排序。
? 虚电路
- 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先建立一条逻辑通路。
- 所有分组沿逻辑通路传输。
- 保证分组到达目的节点的次序与离开源节点时的次序一致。
- 类似电路交换:需要建立、拆除连接过程。
通信技术的发展
? 快速分组交换
? 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各自的优点。
? 综合了传输、复用、交叉连接和交换技术。
? 去掉了X.25的链路级的复杂的检错、纠错和流量控制。
? 靠标记(信元头)实现固定长度数据块(信元)的交换。
? 面向连接和统计复用
- 用户在通信之前,通过信令系统向网络请求连接建立。
? 分组长度固定
- 减小交换结构和缓存器管理的复杂性,便于硬件实现交换功能,提高交
换速率。
- 各种业务采用统一长度的分组,便于实现业务综合,传送所有类型的业
务量(话音、数据、图象)。
通信技术的发展
? 高速分组
从中继的角度考虑,着眼于信息作为处理的单位。
? 信元中继:一种中继传送53字节信元的方式。
? 帧中继:一种把比它长的数据捆在称作分组的帧里进行中继传送的方式。
处理信息单位 协议 适用业务
高
信
元
ATM
(CCITT)
B-ISDN
中
继
DQDB
(IEEE802)
速 SMDS
分
组
帧
中
继
Q.922核心
(CCITT)
FMBS
通信技术的发展
? 传输技术
? 同步传递模式(STM)
? 通道区分:位置(位置固定、复用)。
? 帧结构:时隙(时隙同步)、周期性(125微妙、8比特、64kbps)。
? 通道容量:分级(VC-11、VC-12、VC-2、VC-3、VC-4)。
? 通道容量分配:固定(1.5、2、6.3/8、34/45、140)。
? 通道容量与路由控制:相关(电路带宽变化通常涉及到路由的变化)。
? OAM容量:固定(占用固定的开销)。
? 连接保持:用户一直占用至拆线。
? 服务质量:一旦建立连接,该连接的服务质量不受网络其它用户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展
? 异步时分复接
? 通道区分:标记(标志复用)。
? 帧结构:信元(信元同步)。
? 通道容量:非分级(任意速率适配、非分级复用)。
? 通道容量分配:固定或统计(任意带宽的电路)。
? 通道容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