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八周周练题.docx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八周周练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八周周练题 第七周周考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号 考查内容 题型 分值 能力层级 难度预 设 [论T述^类文^本 1 单选题 3 主要词句理解;B级 0.65 论述类文牛 阅读 2 单选题 3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C级 0.60 3 单选题 3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C级 0.7 、 乂学类乂本 阅读 4 单选题 3 内容分析概括; C级 0.60 5 问答题 5 主要人物形象赏析; BC级 0.65 6 问答题 6 题目作用归纳; D级 0.7 三、 实用类文本 阅读 7 单选题 3 内容分析概括; C级 0.65 8 多选题 5 主要内容解读; BC级 0.65 9 问答题 4 内容分析、评价; D级 0.7 四、 古代诗文阅读] 10 单选题 3 文言断句;B级 0.65 11 单选题 3 文化常识;B级 0.65 12 单选题 3 文意理解、信息整合; BC级 0.7 13 翻译题 10 文言翻译;B级 0.7 14 多项选择题 5 诗歌内容分析概括; BC级 0.65 15 问答题 6 诗歌情感评价; CD级 0.65 16 填空题 5 名篇名句默写(适当情境); AB级 0.5 17 单选题 3 成语词语运用; D级 0.65 五 语言文字运用 18 单选题 3 病句判断; E级 0.7 19 单选题 3 语言特色 (表达得体); E级 0.65 20 填空题 5 语言连贯补写句子;E级 0.7 21 问答题 6 图文转换题; E级 0.7 六 22 问答题 60 语言运用; 0.7 写作 E级 2015级高三(上)第七周周考语文试卷 注: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完卷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格调 胡海 “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 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 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 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 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 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 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 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 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是就“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 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 是就 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 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 与视觉层面的诗体一一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 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 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 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 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 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 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 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 溯古诗的思想境界。 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 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 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