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隶书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汉:《杨淮表记》刻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湘弼表记”,亦称“杨淮碑”。《杨淮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四字,波笔舒展,极尽开张之势。 东汉:《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石经集中体现了隶书法则,端庄稳重,笔法铿锵,极为工整严肃,用笔方圆兼备,笔道丰满厚重,方整沉稳之中多具波势变化,横磔波挑,奥折多姿,俯仰有致。波挑收笔,有的圆润、有的方整、有的丰满、有的峭拔,其用笔绝不机械重复。章法整肃庄重,而笔道、结字都能追求变化,充分体现了汉隶笔法上的丰富性。 《尹宙碑》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尹宙碑》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整篇碑文为隶书,体势近似楷书,元明以来书家多称之。字体风格俊逸洒脱,颇具秦小篆之遗风。此碑书法笔法圆健,与楷相近。书法风格工整中透出洒脱,统一中富于变化。行笔一波三折,有金石之气。结体顾盼有神,若群鹤起舞,堪称汉碑中的上乘之作。古代书家给以较高的评价,“无一字不生动,无一字不规矩”,《尹宙碑》是汉隶高峰期的碑刻。 《朝侯小子残石》拓本隶书,装裱成轴,每行十四、五字不等,无年月。碑文书体端庄清晰,刊刻精良,书法类曹全碑,严谨秀丽,有力而富变化,又存字较多,少有漫泐,为存世汉碑中的精品。其书法,是成熟的隶书风格,应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字体秀美飘逸。其笔划完好。在现存为数很多的汉代残石之中,《朝侯小子残石》的书法属於“ 上品”。 隶书流变浅谈 定义:隶书,有秦隶、汉隶等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发展:隶书是通过“隶变”从篆书字体中脱胎产生的。 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发生隶变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 “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过程的核心内容。 就书法而言,隶变完成了以下篆隶转换: 1、摆脱篆书字型结构的凝固化束搏而走向隶书线条时空运动的抽象化表现 2、线条由篆书委婉的弧笔变为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篆书的联绵圆转变为转折的方笔。 先秦 汉代 唐代 隶书发展 明代 重要时期 清代 秦代隶书:秦统一全国后,政事繁多,圆转的篆书书写慢已经不适应繁忙政务的文字工作,于是一种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的文字应运而生,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隶。隶书是由古汉字向现代使用的楷书过渡的字体,为汉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牍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隶书的萌芽。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秦代隶书:秦隶出现后,虽然为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却没有真迹遗留下来。1975年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