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强肾片.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典中药材:丹参详解 丹参 药典中药材: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状: 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状: 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药典中药材:丹参 炮制: 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橢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酒丹参:取丹参片,照酒炙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丹参片,表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味: 苦,微寒。归心、肝经。 药典中药材:丹参 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药典中药材:丹参 用法: 10~15g。 药典中药材:丹参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丹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详解 牡丹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状: 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状: 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刮丹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炮制: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本品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味: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舰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注意: 孕妇慎用。 药典中药材:益母草详解 益母草 药典中药材:益母草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药典中药材:益母草 性状: 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 药典中药材:益母草 性状: 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气微,味微苦。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性状: 本品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微苦。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炮制: 补骨脂:除去杂质。盐补骨脂:取净补骨脂,照盐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鼓起。本品形如补骨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微鼓起。气微香,味微咸。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性味: 辛、苦,温。归肾、脾经。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功效: 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癫风,斑秃。 药典中药材:补骨脂 用法: 6~10g。外用20%~30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