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概论》第6章6藏品分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 物 馆 学 概 论博物馆藏品分类参考文献:何直刚:《藏品分类略说——附述三系三段分类法》,《中国博物馆》,1986年10期。高和:《博物馆藏品分类》,《中国博物馆》,1988年12期。马咏钟:《关于藏品分类的几个问题》,《中国博物馆》,1988年12期。杨海峰:《试论博物馆藏品的分类》,《江西文物》,1989年4期。祝敬国:《博物馆藏品分类标准化研究》,《中国博物馆》,1991年4期。宋伯胤:《论博物馆藏品分类(上)——兼述“四部四项分类法”》,《东南文化》,1991年8期。宋伯胤:《论博物馆藏品分类(下)——兼述“四部四项分类法”》,《东南文化》,1991年12期陈肇庆:《博物馆藏品分类的探索》,《中国博物馆》,1993年4期。李之龙:《关于博物馆藏品分类与藏品组织的关系》,《东南文化》,1993年8期。陈肇庆:《博物馆藏品分类的再探索》,《中国博物馆》,1994年12期。陈菁:《博物馆藏品分类之初探》,《中国博物馆》,2014年8期。一、什么是藏品分类?博物馆的藏品分类,是根据藏品的特性,即构成每件藏品基本物质的自然属性和所形成的社会属性之异同,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把藏品区分组合成类的过程。藏品分类是藏品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藏品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的:实现藏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和网络化,达到藏品管理安全有序和利用方便的目的。二、藏品分类的原则藏品分类的原则,应取决于藏品分类的目的,即首先以有利于藏品保护为基础;其次是有利于展陈、科研等利用过程中的检索和提取。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藏品分类体系结构;(2)在有利于藏品的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确定符合各博物馆藏品客观情况的藏品类目;(3)藏品分类的基本原则,首先按照藏品的自然属性,即质地为主要依据,兼顾其社会属性,即性质和功用;(4)全国性博物馆藏品分类,由于情况复杂,类目不宜太简,亦不宜过繁。确定多少类目,要根据本馆情况,在原则体系和大类上求同,在各馆的细目上存异。三、藏品分类的方法总结全国历史和艺术类博物馆的经验,归纳起来,大体上都是从保护文物角度出发,以质地、性质和功用三种方法进行藏品分类。有的以质地为主,有的以性质或功用分类,有的是以几者结合的综合性分类。以藏品质地分类,有利于藏品的保护;以藏品的性质和功用或用途分类,有利于藏品的检索和利用。藏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按质地分类是按照藏品的自然属性归类,因其同一属性的物质保存的环境及客观条件基本一致;藏品的性质和功用,属于藏品的社会属性,是藏品本身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特点或体系,而被人们所接受。如书法绘画作品,就已形成了特殊的性质和体系,不宜按纯质地分类。又如货币和玺印,由于历史上的功用而自成体系。因此,采取以质地为主,结合性质和功用分类是适宜的、可取的办法。藏品分类的几种主要方法:(1)按藏品质地分:如金、银、铜、铁、玉、石、陶、瓷、丝、毛、棉、麻、皮、纸、骨、角、牙等。(2)按藏品用途(或功能)分: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文房四宝、兵器、货币、交通工具、兵器、礼器、家具、科学仪器等。(3)按藏品制作(或生产)时代分:古代藏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藏品可以按照历史时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还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等。(4)按藏品的来源分:考古发掘品、传世品、采集品等。(5)按藏品所属古今族别分:匈奴族文物、滇人文物、鲜卑族文物、突厥族文物、南诏文物、满族文物等。(6)按藏品所属国别分:日本文物、朝鲜文物、印度文物、波斯文物、大食文物、罗马文物、埃及文物等。(7)近现代藏品可以按照事件或专题分: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抗美援朝、高新科技、航空航天等。(8)美术类藏品还可以按照绘画技法分:国画、油画、水粉画、木刻版画等。目前,我国博物馆通常采取的藏品分类,大多是复合分类法,即先分大类。每大类下再分类、目,有的两层,有的三层。国家博物馆基本藏品分类大纲六大体系,每个体系前以汉语拼音字头为代号Y:一级文物K:考古发掘品C:传世品H:货币M:民族文物W:文献、拓片、旧照片考古发掘品按照地区分为29类;K1-K29传世品按照质地划分为18类C1-C18;货币按照年代、质地和形状分为18类;藏品分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藏品类目的划分,要简明,类与类之间应界限分明。2、藏品类目多寡,要从本馆藏品实际出发,体现出各种类型博物馆的特点,不能强求一致。3、藏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以质地为主进行分类时,对于复合质地的藏品,应从藏品保护的角度出发,确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