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的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 ANSYS的钢筋混凝土力学分析 摘要 本文介绍 ANSYS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过程,讨论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及在 ANSYS中的实现, 给出了用分离式配筋方法对混凝土梁的分析的一般过程。 并给出了详细的 命令流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在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梁的塑形变 形和裂缝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Ansys 混凝土梁 分离式配筋 The analysis of mechanics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d on ANSYS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SYS simula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process,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the realization, and gives the ANSYS reinforcement method with separate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of the general process. And gives the detailed command flow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beams, and discussed the concrete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of the body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process. Keywords Ansys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separated 1 引言 由于钢筋混凝上材料性质复杂,使其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 [1] 。长期以来采用线弹 性理论的设计方法来研究钢筋混凝上结构的应力或内力, 显然不太合理, 尽管有此理论是基 于人量试验数据上的经验公式, 还是不能准确反映混凝上的力学性能, 特别是受力复杂的重 要结构,必须采用三维钢筋混凝上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才能很好地掌握其力学性能。利用 ANSYS对钢筋混凝上结构弹塑性的仿真分析, 可以对结构自开始受荷载直到破坏的全过程进 行分析,获得不同阶段的受力性能。本文将以混凝土梁的弹塑性分析为例,介绍在 Ansys 中 分析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 2 问题介绍 如图所示的钢筋混凝土梁 [2] ,横截面尺寸为 b h 200 mm 400 m m ,梁的跨度为 L 3.0 m ,支座宽度为 250 m m 采用 C20 混凝土, 梁内受拉纵筋 3 φ20,架立筋采用 2 φ12, 箍筋采用 φ6@150 ,钢筋保护层厚度为 25mm 。如图一。 图一 对于梁中所采用的所有钢筋,弹性模量为 2.1 10 5 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210 M P a , 密度 7.8 10 3 kg / m 3 ,泊松比为 0.3 。 根据国标 GB5001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 2.55 10 4 MPa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 值为 9.6 M Pa ,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1.10 M P a 。相当于峰值压应力(抗拉强度设计值) 的应变以及极限压应变分别为 0.002 和 0.0033 。 分析梁的跨中截面发生 5.0cm 竖向位移时,梁内的应力分布以及总体变形情况。 3 建立分析模型 下面按照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建模的具体步骤进行介绍: 第一步:分析环境设置 指定分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