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FTJMS0008-2016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数据传输架构.pdf

Q_FTJMS0008-2016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数据传输架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F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企业标准 Q/FTJMS0008-2016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 数据传输架构 2016-12-21 发布 2017-01-01 实施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发布 目录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 1 3.2 数据管理分析平台1 3.3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1 3.4 数据标准化接口模块 2 3.5 数据采集设备 2 4.应用框架2 4.1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结构 2 4.2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数据传输层次 3 5 数据结构定义4 5.1 数据采集设备上传数据结构要求 4 5.1 单位信息结构组成4 5.2 数据来源结构组成 4 5.3 产品信息结构组成 5 5.4 检测属性信息组成6 5.5 检测阶段类别7 5.6 特殊过程分类7 5.7 测量装置类别 8 5.8 测量装置信息组成9 5.9 测量环境结构组成10 5.10 测量数据结构组成10 附录A 11 I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管理部 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管理部 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科研管理部 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精 密实验室。 本标准起草人:程爽、宋影、朱亚洁、纪广波、张海存、吕海英、王 磊、刘京亮、高海涛、樊楚华。 II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结构、数据传 输层次、检测数据传输结构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数字化 检测集成系统的数据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JB 4855-2003 军用飞机系统划分及编码。 3 术语和定义 3.1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 将生产现场的零部件尺寸、电流、电压、声波、图像等各种检测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产品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和 分析等功能的系统。该系统由数据管理分析平台、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数 据标准化接口模块和数据采集设备组成。 3.2 数据管理分析平台 部署在生产现场管控中心,通过通信网络与数据采集传输设备连接, 交换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信息 终端设备、数据库及操作系统集成软件等。 3.3 1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 部署在生产现场,通过总线或网络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获取各种检 测数据、完成数据累计、存储及与数据管理分析平台进行数据通讯的设备, 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等。 3.4 数据标准化接口模块 与数据采集设备数据输出端口连接,将端口输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将 其标准化的软硬件模块。包括传输端口标准电路和标准化传输协议。 3.5 数据采集设备 部署在生产现场,测量产品各种特性数据,并将数据输出到数据采集 传输设备的,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如通用数显量具量仪、数控加工中心、 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测径仪、频谱分析仪、图示仪、集成电路测试仪器、 声振测量仪器等。 4.应用框架 4.1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结构 数字化检测集成系统结构从底层逐级向上分为现场设备层、应用程序 层、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分析平台四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