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3、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这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作者思路。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同时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也拿出了证据来证明,比如考古学家就发现北美洲和非洲都有同种的蚯蚓和蜗牛化石。在1986年阿根廷研究所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能成为证据吗?   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二、字词环节 ?1、介绍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2、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 ?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2)释义: ?? ?遗骸      褶皱      劫难 ?? ?致密      追溯      天衣无缝 ?? ?选四名同学回答, ?? ? 明确:(1)hái ?zhě ?nàn sù ???(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讨论一、讨论二) 讨论一: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给出三个选项:恐龙,大陆漂移学说,恐龙无处不在。 明确:大陆漂移学说。 讨论二: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生物学(恐龙的灭绝)-一地质学(板块构造理论),道理正如课文第一段所说:“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白己的观点,行文严谨。本文的准确性与条理性已经看出来了。 四、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请同学快速阅读一遍课文,讨论: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3)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明确: (1)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 (2)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超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最后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强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