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天夜晚,哈格里夫斯夫妇晚餐后正在谈论“珍妮机”给他俩带来的日渐富裕。突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出现在他家门口,然后,门被粗暴地撞开,一群怒气冲冲的男男女女冲进来。他们不由分说,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通通捣毁:“你制作的害人机器见鬼去吧!”甚至有人还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他们夫妇俩被赶出了兰开郡的小镇。 * 原来,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后,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为工场主打工谋生。当时英国占领了印度作为殖民地,印度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热销一时,引发了英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但是,织布机械由于机械工人凯伊发明飞梭技术,生产率大大提高。 * 织布需要的棉纱,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所以棉纱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珍妮机”的发明使棉纱产量上升,于是,织布厂收购棉纱价格下跌。那些没有使用“珍妮机”的纺纱工人不但产量低,而且棉纱又卖不出好价钱。日子久了,他们的怒气爆发,才有捣毁机器那一幕的发生。 * 哈格里夫斯夫妇不得不流落诺丁汉街头,但他俩还是努力改进“珍妮机”。 1768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了专利;到了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了。 参考网址:/view/551205.htm * * 意外催生大发明——珍妮纺纱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失手的情况,如将手里拿的鸡蛋滑落,或者不小心碰翻桌上的杯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提醒自己以后要多注意,要小心一些。但有一些伟大的创造,其灵感正来源于意外失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765年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 现在看来,珍妮纺纱机不过是一架简单的纺织工具,但它在工业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为建立大型织布厂提供了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它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恩格斯高度评价珍妮纺纱机,认为它是“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颠覆性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是一位普通工人,他多才多艺,能织布,还会木工。他的温柔贤惠的妻子珍妮是一位纺织女工。珍妮非常勤劳,为了家,为了孩子们,每天起早贪黑,既要忙家务,还要忙着纺纱挣钱。 * 1733年,那时珍妮刚出生,英国人约翰·凯伊发明了织布的飞梭,织布机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纺纱机的效率却没有相应改进,棉纱还是依靠众多家庭作坊的纺车慢慢纺出来,供不应求,收购价格也较高。年轻的珍妮纺的纱质量非常好,织布厂都喜欢收购。珍妮多么想每天多纺一些纱,多挣一些钱给孩子们买玩具、买衣服啊。可她的纺纱机太落后,一天忙到晚,纺纱量总是上不去。 * 心灵手巧的哈格里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暗暗地,他一直在想办法来改进珍妮的纺纱机,以便帮助妻子提高纺纱量,多挣一些钱。 * 机会总是垂青有心人,只是需要机缘。1764的一天,机缘终于到了。那天,珍妮不小心,碰翻了手摇纺纱机,纺纱机翻倒在地上后,还在转动,但本应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哈格里夫斯身手敏捷,赶忙跑过去,要将纺纱机扶正。当他刚要伸手的时候,看见直立转动的纱锭,不由得大喜:若将横着的纱锭改成直立,一个纺轮就可以带动数个纱锭了,这样就可以纺更多的纱了!! * 想到这里,哈格里夫斯异常兴奋,马上就着手改进纺纱机,经过多次试验,不断失败,不断改进、完善,终于在第二年造出了用1个纺轮带动8个竖直纱锭的纺纱机,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8倍!为了向自己的妻子表示敬意,也为了纪念因这次小意外而得到的大收获,哈格里夫斯将这部新纺纱机命名为珍妮纺纱机。 * 1768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专利。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其纺出的纱比较细,易断。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它以水力为动力,不必人工动手操作,纺出的纱坚韧、结实,克服了珍妮纺纱机的缺陷。而珍妮纺纱机也在不断改进,到1784年,珍妮纺纱机的纱锭已增加到了80个。 * 许多手工作坊纷纷使用珍妮纺纱机纺纱,数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多台珍妮纺纱机了。英国的纺织业因此突飞猛进,工业革命也加速向前发展。 参考网址:/fmqw/318447.shtml * * 事情要从1764年里的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 *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制成以他女儿珍妮命名的纺纱机。 * 这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