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代词
带词 种类 意义 用法
古代汉语代词分人物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一些起取代作用的其
他代词。
第一节 人物代词
人物代词包括第一人物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 “我”“吾”“余”“予” “朕”“台
(y í)”“ 卬 ” 。“我”“余”“朕”三个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
“予”“台”“ 卬 ”是西周以後才出现的。其中“予”只是“余”的不同
写法,《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文献用“予”,西周金文、
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国语》《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一般都用“余”,取代以後“予”字基本上就不用了。“台”可能是“余”
的变体,祗见於《尚书》,例如:
(1)格尔众庶 , 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 有夏多罪 , 天命殛之。( 《尚
书〃汤誓》 )
(2 )朝夕纳诲 , 以辅台德。(《尚书〃说命》)
“吾”和“ 卬”都是来自周人的母语,“吾”在春秋时期进入了
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雅言,而“ 卬 ”只见於《尚书》和《诗经》,而
且用例很少, 沒 有真正真入雅言。例如:
(1)越予冲人不 卬 自恤。(《尚书〃大诰》)——按:越:语气
词。
(2 )人涉 卬否 , 卬须我友。(《诗经〃匏有苦叶》)——按:涉,
徒步过河。须:等待。
“我”“余(予)”“朕”“吾”这几个代词之间有表义上的差
异。“余(予)”是谦卑的 說 法,汉武帝时犍为文学(姓名不 詳 )注《尔
雅》曰:“余,谦卑之身也。”所以《尚书》中有“予小子”“予冲子”
的说法,没有“我小子”“朕小子”的说法。周公自称“余小子旦”,不
说“我小子旦”。例如:
(1)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尚书〃金 縢 》)
(2 )念兹皇祖 , 陟降庭止。维予小子 , 夙夜敬止。 (《诗经〃周颂〃闵
予小子》)
(3 ) ( 齐侯 ) 对曰 : 天威不违颜咫尺 , 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
拜 ! ( 《左传〃僖公九年》 ) ——按:唐〃孔颖达《左傅正义》引犍为文学
舍人《尔雅注》曰 : “余, 谦卑之身也。”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
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例如:
(1)韩侯受命,王亲命之: “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 (《诗经〃大
雅〃韩奕》)
(2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由于这个缘故,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这个词为皇帝专用,后来各
朝代的皇帝都因袭之。
“我”则是既无谦卑卑也无尊崇、 倨傲义的通种说法, 所以在 “吾”
字流行之前,第一人称复数一般都用“我”。例如:
(1)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诗经〃召
南〃草虫》)
(2 )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尚书〃君大》)
前一个例子中的“我”称代吟唱者本人,是单数,后一个例子中
的“我”称代说话人和说话人双方,是复数。
此外,说话人提到自己的邦国时用“我”。例如:
(3 )齐人归我济西田。 ( 《左传〃宣公十年》 )
(4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例( 3 )( 4 )中的“我”都称代鲁国。
“吾”和“我”并行之后,在表义上也开始有所分工,“吾”有
亲近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北京话中的“咱”“咱们”类似。所以春秋、战
国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一般都用“吾”。例如:
(1)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