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程》第3章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2.1链霉素.ppt

《生物制药工程》第3章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2.1链霉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链霉素比较稳定,空气和阳光对干燥粉末的影响不大。含水量为3%的成品,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两年无显著 变化。但链霉素的游离碱或其盐均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潮解后含水量增加,容易分解破坏,稳定性显 著下降。此外,成品中含有的杂质对链霉素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链霉素的水溶液比较稳定,但其稳定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其硫酸盐的水溶液在pH=4-7,室温下 放置数星期,仍很稳定,如在冰箱中保存,则3个月内活性无变化。短时间加热,如在70 0C加热30min,对活 性无明显影响。100 0C加热10min,活性约损失一半。 * 各种链霉素盐的分子,均含有许多手性碳原子,故都具有旋光性。一定范围内链霉 素的比旋度与链霉素浓度间的关系可绘制曲线,利用这种关系就能直接迅速测得链 霉素的浓度,该法在工业生产控制上很有意义。 * 豌豆浸汁的制法:? 称取白豌豆900克,置于5公升广口瓶中,加自来水3公升,用硫酸调pH至4.3-4.5,再加氯仿30毫升(防腐),加胶塞并用纱布扎口(防止冲脱),放37℃恒温室7-10天。取出用滤纸过滤,滤液煮沸20分钟,以除氯仿,并再次以滤纸过滤,除沉淀。滤液分装,于120℃ 30分钟灭菌。后冷藏备用。? * 在抗生素发酵中,供给高浓度的容易被利用的无机氨态氮或其他迅速被利用的氮源由于它们促进生长,而强烈抑制抗生素的合成。 黄豆粉用作放线菌发酵的氮源,消除了氨和氨基酸对抗生素生物合成的氮分解阻遏,可能是黄豆粉是颗粒和被放线菌的蛋白酶逐渐分解的缘故。 在链霉素发酵中,氨是很差的氮源,而黄豆粉是最理想的氮源。 红霉素发酵中加入某种氮源,产量大为降低。带小棒链霉菌生产头霉素和雪白链霉菌产生新生霉素时,在抗生素生成期流加氮源,促使细胞生长而抗生素生成大为降低。受氮分解调节抗生素生物合成还有许多种抗生素,如氯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棒曲霉素、利福霉素等。 * * 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一特点是一般都不在细胞迅速生长期产生,而是在菌体生长到达相对静止期才产生。由细胞生长期过渡到抗生素合成期,必然有某种目前仍未能完全被认识的机构所控制。在细胞生长阶段,负责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处于抑制状态,因而不产生抗生素,一旦生长接近尾声,这些酶便开始激活或被合成。这种现象在抗生素合成中相当普遍,如链霉素、青霉素、金霉素、多粘菌素、红霉素、自力霉素、杆菌肽、新生霉素、新霉素和放线菌素等。在生长期后解除阻遏的一些关键酶中,有如链霉素生物合成的转脒基酶,青霉素生物合成的酰基转移酶和草乙酰活化酶,放线菌素生物合成的酚氧氮杂蒽酮综合酶等。 这里所讲的解除某些抗生素合成酶的阻遏,包括蛋白质合成阻遏作用的解除、因蛋白质合成的抑制,阻止了酶的生成和抗生素的合成,这是由于生产抗生素的基因在正常生长中明显地被阻遏。 * 磷酸盐对抗生素生产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知道。高浓度磷酸盐对许多抗生素合成具有阻遏和抑制作用,如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紫霉素、杀假丝菌素等。这些抗生素的合成只有在磷酸盐含量为生长的“亚适量”时才能合成。高浓度磷酸盐只长菌体,而不合成抗生素;但磷酸盐太少时,使菌体生长不够,也不利于合成抗生素。因此,发酵工艺上要严格控制“亚适量”的磷酸盐浓度。 * * * 弱酸型 0:苯乙烯型 1:丙烯酸型 * 发酵工艺及控制要点 斜面孢子培养 斜面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蛋白胨和豌豆浸汁。 原始斜面的质量要求:菌落分布均匀,密度适中,颜色洁白,单菌落丰满。 生产斜面:菌落应为白色丰满的梅花型或馒头型,背面为淡棕色色素,排除各种杂型菌落。 摇瓶种子培养 27℃,培养基成分包括黄豆饼粉、葡萄糖、硫酸铵、碳酸钙等。可经过2次扩大繁殖,再接入种子罐。 种子罐扩大培养 种子罐培养为2~3级,可根据发酵罐的体积大小和接种量来确定。 接种量一般都为10%左右 链霉素的发酵培养基 碳源 葡萄糖是链霉素发酵的最适碳源 总量一般在10%以上 氮源 有机氮源包括黄豆饼粉、玉米浆、蚕蛹粉、酵母粉和麸质水,其中以黄豆饼粉为最佳,其他可作为辅助氮源。 无机氮源以硫酸铵和尿素为最常用,氨水可作无机氮源使用,可又调节发酵pH值。 游离的氨基酸对链霉菌的生长和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 无机元素 磷酸盐抑制链霉素合成的实际浓度与所用的糖的种类有关,生产上采用葡萄糖和较低浓度的磷酸盐 碳酸钙即可调节pH,又能促进链霉素生成 0.25 % NaCl,1-2 mg/L的Co2+维持菌体渗透压 控制Fe2+浓度在20 ug/ml,60 ug/ml会产生毒性 链霉素发酵条件及中间控制要点 (1)溶氧的影响及控制 链霉菌的临界溶氧浓度(critical value of disso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