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施工准备 3. 施工环境 4. 施工内容 5. 质量标准 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 成品保护 1 1. 适用范围: 网络和电话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 统、入侵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安装、停车库 ( 场) 管理系统。施工 内容包括线管安装、支吊架安装、桥架安装、电源及通讯线的敷设、 各个通讯设备的安装、控制柜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施工技术准备:组织图纸会审、专题讨论会,充分了解设计 意图。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并报监理工程 师批准。组织施工作业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勘察工地 现场,掌握系统设计意图、功能特点,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学习有关 安全知识,增强质量意识。 2.2 材料、设备准备: 2.2.1 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 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 明、质量合格证明、 检测报告及安装、 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2.2.2 检查线缆、 设备的品牌、 产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外表无损伤, 填写进场检 验记录,并封存线缆、器件样品; 2.2.3 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 2.3 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2.3.1 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 2.3.2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根据国家相 关法规进行标定; 2.3.3 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 施工环境: 2 3.1 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等条件; 3.2 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井应符合安全用电 接地标准; 4. 施工内容:包括线管安装、 支吊架安装、 桥架安装、 线缆敷设、 设备安装。 4.1 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穿线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 封堵处理; 4.1.2 明配线管应横干竖直、排列整齐; 4.1.3 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 管卡应安装牢固; 管卡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 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 2) 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 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 3) 在中间直线段应均匀设置管卡。 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中表的 规定; 4.1.4 线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线缆的最小允许弯 曲半径,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 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 50mm时,弯曲 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 10倍, 4.1.5 砌体内暗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 15mm,现浇混凝土楼板内暗 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 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 25mm; 4.1.6 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采用锁母将 管口固定牢固; 4.1.7 线管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套管, 穿墙套管应与墙 3 面平齐, 穿楼板套管上口宜高出楼面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