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推荐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城隍庙推荐材料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城隍庙推荐材料 一、名称: XX城隍庙 二、时代: 明代 三、地理位置: 甘肃省XX县城安定街 四、基本情况: XX城隍庙位于XX县城安定街北侧,XX县博物馆院内,是XX境内保存较好的明代古建筑,1984年由XX县人民政府公布为XX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XX城隍庙居县城中心,座北向南。据《XX县志》和现存博物馆《重修城隍庙碑》记载,XX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曾经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和补修。XX县博物馆收藏灰陶瓦上的记载称:“中华民国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起土重修城隍庙寝宫,东西书房、对口厢房、大殿、献殿、两郎曹官殿、牌房、钟楼、戏楼、并乐楼、山门、照墙、报神殿,以及道房、厨房。又创修孤魂坛一座,通前到后焕然一新。于中华民国十年八月吉日告竣。”以上证明,XX城隍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且基本沿用了城隍庙原有的布局形式。殿旁立有清咸丰八年重修城隍庙碑记,现仅存大殿和寝殿,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建国以来,该城隍庙一直作为盐库使用,后来交由文物部门管理至今。 XX城隍庙大殿位于中轴线上,坐北向南,面阔五间,通面阔1734厘米,进深四间八椽,通进深1516厘米,以柱子中线以内测算,面积为26287平方厘米。明间面阔422厘米,次间面阔420厘米,几乎同宽。从面阔尺寸上说明该建筑沿袭了宋代的开间布局方式。殿身及殿前明间用砖砌台阶,前台基由当地石板堆砌而成,应为后人补砌。殿身设檐柱和金柱各一周,类似于宋《营造法式》中的“金箱斗底槽”。山墙内有山柱四根,而在次间减去金柱两根,具有“减柱移柱造”的遗风。明间前后檐分别装有板门,为今人所装。后檐加有直径为20厘米的一排廊柱(共六根),以减轻屋面向后倾斜所增加的压力,以其风根),以减轻屋根),以减轻屋面向后倾斜所增加的压力,以其风XX城隍庙的梁架分内槽与外槽两部分,无平慕之设,为“彻上露明造”。置身殿内全部梁架都可以望见。大殿构架为九檩前后带廊构架,梁架用材粗大,七架梁竞高达71厘米、宽54厘米。脊垫板和脊枋几乎同宽。脊檩下设云头,云头下设叉手,梁下都有刹边。左右几乎同宽。脊檩下设云头,云头下设叉手,梁下都有刹边。左右稍间七架梁外侧各有一根木枋,山面椽子后尾都搭与其上,因跨度太大,山面柱头料后尾施一根拱,承托该木枋,以减小弯矩剪力。外槽四周皆设单步梁内外交构。单步梁后尾插入金柱之内,外端伸至外檐,制成麻叶头,上层与正心枋相交结,连接牢固,结构合理。殿顶举折,檐顶平和舒展,殿顶皆施圆椽铺钉,前檐及两山面加有飞椽,椽飞之上铺设望板一层,但在山面前檐角料处铺设有21.5×21.5×5.5厘米的栈砖一层,然后抹灰泥瓦,瓦顶筒板布瓦覆盖。前后坡当心设有黄绿彩琉璃瓦拼一菱形图案,正脊由砖块垒砌而成,无吻兽,呈平直古朴风格。后殿(寝殿)为正五间,宽1500厘米,深800厘米,木架结构,接檐硬山顶,二层“一”字巨梁,暗柱支撑殿内面积12000平方厘米。 五、四有工作 1、保护管理机构: 1992年XX城隍庙交由XX县博物馆管护。 2002年成立以博物馆职工为主的消防队和保护小组进行保护。 2、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2244平方米,东至县财政局墙界,南至安定街,西至工商银行居民区,北至石家巷街道北。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外50米内。 3、保护标志: 城隍庙保护标志牌一方,由甘肃省文物局于1996年制作,现安放在城隍庙大殿前,采用坚固耐久的陕西绥德水溶岩质石料和庄重朴素的黑色质地颜色横匾式石碑刻制(规格为80×120CM)。石碑正面为标志内容,共分五行。自上向下,第一行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采用仿宋体书写;第二行为“城隍庙大殿”字样,采用仿宋体书写;第三行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字样”;第四行为“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九日公布”字样;第政府字样”;第四行为“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九日公布”字样;第五行为“甘肃省文物局立”字样,均采用仿宋体书写。 4、保护档案: XX城隍庙自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之后,就逐步建立起了“四有”科学记录档案,主要包括时代、地址、公布机关、文号、日期;历史沿革、现状、规模、保护范围、管理人员,全景和重要局部照片;平面、立面、剖面及地形简要测绘图纸、勘察报告资料和检查、考察、视察记录等。 六、保存现状: 建国以后,XX城隍庙由XX县糖酒公司作为盐库房使用并管护。1984年7月,由XX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见泾政发 [1984] 34号文件)。1993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交由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