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水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研究 摘要:本文借参与苏州水上旅游开发策划之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管理体制、旅游贵源开发、旅游地形象、旅游线路、旅行社的整合等方面入手。对苏州水上旅游中的资源整合问题提出初步建议,力图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苏州“东方水城”新形象。 关键词:苏州:水上旅游;资源整合 苏州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人们誉为“东方威尼斯”,但是对苏州这样一座传统旅游城市来说,观光型旅游产品占据着主要地位,其中又以古典园林观光为主,“水”的地位并不突出。有些地方虽然开展了一些划艇、垂钓等业务,但都是分散经营,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再加上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统一的苏州水上旅游网络始终未能构建。因此,要实现苏州水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苏州水上旅游资源进行多元整合、提升,重组品牌,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苏州“东方水城”新形象。 一、苏州水上旅游开发概况及发展条件评价 (一)概况 苏州位于太湖长江流域,河网纵横的地区。春秋时伍子胥筑城就是利用了布满河道的自然地形而规划筹建的。河道成为城市的脉络,直至唐、宋、元、清以来,河道在城市中一直起着重大的作用,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水陆并行的双棋盘式的独特格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城特色,更是如诗似画,令人陶醉。苏州水上旅游范围包括苏州古城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虎丘区),面积2014平方公里。主要开发古城内河道、环城河、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古运河及通往金鸡湖、阳澄湖、太湖等重点水道。目的是通过对水上旅游的空间体系构建与项目策划,切实打造“东方水城”新形象,形成苏州水上旅游网络。 (二)发展条件评价 1.资源优势。资源品类齐全,有助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如道前河一带府衙遗址众多,展现了苏州政治生活,桃花坞河一带因唐伯虎和木刻年画而充满艺术气息,十全河一带是酒吧、茶馆密集地,以夜苏州闻名;资源文化含金量高,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2500历史的“水趣”与“古韵”,体现了以水为特征的吴文化的博大与深厚。水上旅游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依托,自然水涨船高;资源分布空间范围广,包含整个苏州市区,旅游空间回旋余地大;水上旅游符合人们的亲水性。市场前景广阔。 2.区位条件。苏州东依上海,西靠无锡,南临浙江,北接长江,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上海、江苏、浙江三地高速公路网形成后,苏州的可进人性大大提高。据统计,“苏嘉杭”高速公路百日通车到苏州达390万辆。苏州目前在建的绕城高速公路是集景观、旅游、生态为一体的6车道低路堤高速公路,穿过苏州古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市和昆山市,形成约1150平方公里、占苏州总面积约12%的核心区。全长52.5公里的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已建成通车。苏州已初步形成“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的良好格局。 3.客源市场。苏州是一座旅游业十分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自从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各级各部门加大了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2001年市区接待境内外旅游者89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市区的支柱产业。 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在各地纷纷把旅游业视为为“朝阳产业”,大力加以发展的今天,苏州水上旅游要拓展市场,就必须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 整合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区旅游资源丰富,如古典园林、寺庙道观、名人故居、牌坊碑刻、小桥井巷等,古典园林作为苏州旅游的拳头产品,自然得到较好的修缮和保护,但那些未被开辟为风景区的寺庙建筑,很多都已年久失惨,甚至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对散落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登录,对那些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如若尚存的,就严格加以保护,落实保护措篪和资金来源;对那些现已荡然无存的古建园林,经专家多方考证确有意义,既可以根据史料按原样重建,亦可以按与原物同时代或同地域的建筑样式恢复。 整合是为了更加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 通过整合,从全局上明确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的差别,确定建设时序和开发重点。苏州水上旅游开发应以环城河为架构,有序的向环城河内外有计划、有重点的拓展。古城内重点是桃花坞河、临顿河、官太尉河的景观塑造和沿河项目建设。古城外,优先开发古城—— 阳澄湖一段;配合湖东的开发,全面开发环城河— — 金鸡湖水道以及金鸡湖,打造苏州的“城市绿心”。 整合形成规模效应。 除了有利于加强苏州水上旅游整体竞争力外,还能更全面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满足了旅游者“求特”、“求新”的需求 苏州虽已推出“环古城夜游”、“山塘街水上游”等活动,但都是分散经营,凸显不出“东方水城”的整体形象。现在,把这些分散的经营话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